荣大学2025-2030年创新发展展望
荣大学党委第三十三次代表大会(任期2025-2030年)对大学党委领导下干部、党员和学生在提高教育质量、科研和国际融入工作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干部、党员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对大学党委领导下的干部的信任。

1. Mai Van Chung先生 - 荣市大学科学与国际合作系主任:
.png)
多年来,国际合作已成为荣大学提高教育和科研质量的战略驱动力之一,同时确立了其在地区和国际教育版图上的地位。
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学术交流、培训项目开发、联合研究和知识转移。

国际合作活动不仅为师生创造获得先进教育标准的条件,也有助于推进培训项目的现代化、推广国际出版物并拓展学术网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和环境项目传播了人文价值观,将学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在深度融合和大学自主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为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体制、融合能力、资源、竞争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2025-2030年任期的学校党代会需继续把国际合作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之一。
学校需要有明确的战略,优先考虑重点合作伙伴,提高整合人员的能力,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同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机制。
这不仅是一项专业任务,更是新时代确立国家重点大学威望和使命的政治要求。
2. 阮氏红贷女士 - 教育学院数学系主任(荣市大学):
.png)
2020-2025学年期间,荣大学注重对教职工和教师的培训与培养,系统地组织了多期按CDIO模式开展的现代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深入培训课程。
2023年,学院发布《培养项目质量保证》标准集1.0版,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同时,强大的研究团体和研究团队的组建也为促进教师队伍的科研活动和国际合作做出了贡献。
仅数学学院,100%的讲师(除3名新聘员工外)都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2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

参与培训项目和研究小组,帮助讲师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技能、学习管理和课程设计。
但也存在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工作量大、业务培训时间受限、单位人员招聘进度慢等问题。

我希望新一届大学党委能够制定同步发展战略,将团队的专业发展、职业道德和管理技能结合起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并对人才队伍进行适当的投资。尤其需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来发展教育学院——荣大学的传统、质量和品牌在此交汇。
3. 武氏芳娥女士——荣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

多年来,荣大学学生和实习生党支部活动得到认真开展,确保遵守党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活动内容日益创新、务实,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党支部积极组织专题活动,将人生理想、行为文化、职业定位等融入其中,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年轻党员参与。

尽管由于党员人数波动(毕业、转岗、实习等)而产生困难,但党支部仍然积极组织灵活、富有创意的活动。
民主开放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学生党员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的不断提升,许多党员在学习、科研、志愿服务等方面成为模范学生,并在学校重大活动中受到表彰。

为进一步提升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党支部活动的质量,需要在全党范围内建立学生党支部联系体系,发挥引导、支持和复制典型作用。同时,要丰富学生党员政治生活,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我希望2025-2030年任期学校党代会继续关注和投入学生党建工作,培养一支有勇气、有智慧、有素质的年轻党员队伍,为确立学生党支部在全校的政治核心作用作出贡献。
4. 阮泰勇先生——荣市大学青年联合会书记:

2020—2025学年,学生党建工作始终是校党委常委会高度重视、确定的首要政治任务之一。
因此,在推进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荣大党委密切关注并指导青年联合会-学生会组织了许多有意义的典范、多样化的俱乐部、团队、团体......为青年联合会成员创造实践和成长的环境。

通过运动和活动,党的“红色种子”不断被发现和培育。最明显的证据是,本学期全校党委发展了1000多名新党员,位居全国第一,全校党员总数达到2000余人,其中学生党员1272人。
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体现了校党委对年轻一代的特别关注。
迈向2025-2030年任期,学校团学联希望学校党委继续关注和推动定向青年党员建设,特别是创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更加适应青年人。

学校青年联合会、学生会将继续深入开展活动,紧密结合专业,提高自我认识,鼓励俱乐部、团队、团体发挥集体力量。
同时,加大对工会会员、学生的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培训活动,为他们创业提供支持。
我们相信,在党委的重视、团学联的努力下,在广大青年的开拓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下,荣大学一定会不断涌现出大批优秀青年党员,为大学、义安省乃至国家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5. Nguyen Thanh Loc 先生 - 荣市大学学生会主席:

在荣大学学习期间,我有幸参与学生科研活动,并获得各级多项奖励。
这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积极的学术环境和党委、校董会密切指导的体现,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特别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创造力。

上学期,我注意到学校在教学方面有很多创新,例如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及早接触研究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与此同时,实验室体系、现代化的学习图书馆、开放的学习空间以及日益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和商业合作项目为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自然而主动地接触先进的研究方法创造了条件。

我相信科学研究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不仅在知识方面,而且在思想、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方面。
因此,在新的学期里,我希望党委、校董会继续拓展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从增加学生课题支持资源、举办更多学术活动和科学研讨会,到将科研思路与企业、地方、国内外机构对接,让科研成果真正应用于生活。

希望在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大学的支持下,荣大学的学生在获得信任和机会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发挥创造力和热情,积极为将大学建设成为创新中心、研究、知识转移和发展的先驱、成为区域性大学、在该地区和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培训中心的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