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癌症男子申请脱离贫困线
(Baonghean) - “多年来一直被视为贫困家庭,享受医疗贷款和健康保险方面的许多优惠政策,一名因胃癌接受治疗的男子写了一份脱贫申请”。
申请脱贫的故事对昆强县山区的居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近年来已经有几十户人家申请脱贫了。但在接受癌症治疗期间申请脱贫的,梁文光先生(1971年出生)或许是第一个。
吴光的家在铜江县石岸乡同胜村,周围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我们去拜访的那天,他刚做完化疗从医院回来,脸色苍白,表情无力,说话时经常断断续续。他说,18岁时,他与罗氏贤(1972年出生)结婚,育有3个孩子(2男1女)。
![]() |
梁文光先生和他的妻子,手捧着过去两年治疗胃癌的一堆文件。摄影:孔健 |
石岸村自古以来就以偏僻贫困而闻名,世世代代刀耕火种,溪边只有几片稻田,山坡荒芜。常年在田里劳作,张光和妻子的生活还算稳定。大约三年前,他们决定用积攒的钱再借钱盖一栋四层的房子。
房子刚落成,光先生就感觉肚子咕咕叫,不舒服,之后剧烈疼痛越来越频繁。西南地区综合医院诊断为胃炎,但尽管从西医到中医,病情依然不见好转。他到义安肿瘤医院做了活检,结果显示他患上了胃癌。
自从被诊断出癌症后,多年辛苦攒下的家当全都“化为乌有”,从水牛、奶牛、猪、鸡到稻米、玉米,都不得不变卖来筹钱治病。当家里的家当耗尽时,罗氏贤女士便四处奔波,决心要从死神手中救回挚爱的丈夫,她的孩子们也辗转南北,去工厂打工赚钱为父亲治病。
![]() |
梁文光先生治疗胃癌的处方。摄影:孔健 |
同胜村管委会和村民们深切体会到张光先生的处境,当年一致认定他家为贫困户,优先安排看病救人。在困难、贫困、身患重病的时期,这笔钱成了“救命稻草”,是一次弥足珍贵的分享,体现了社区的关爱。
至今,经过两年多时间,1次手术,8次化疗,Quang先生体内的癌细胞已得到控制,可以说暂时逃脱了死神之手。但他每个月仍需去医院检查病情进展,并每天定时取药回家注射。
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自从Quang病倒了,再也无法工作后,Hien不得不接手丈夫的所有家务。他们多年积累的家产只剩下一间空房子,于是他们决定借钱买水牛和猪,发展畜牧业,重新开始。Hien是个勤劳的女人,整天辛勤劳作,为家里竭尽全力。
![]() |
上帝对她仁慈有加,没有让她失望。水牛产下了一头快一岁的小牛犊,猪群也发展到六头。田里的稻米、玉米和木薯也长势喜人,为全家提供了相当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她的孩子们在河内和永福的工厂打工,也辛勤劳作,每月寄钱回家补贴家用。
随着梁文光先生病情好转,家庭经济状况逐渐稳定,他与妻子商量申请脱离贫困户名单。起初,妻子犹豫不决,但在丈夫的一番劝说下,她立即答应了。梁文光先生的申请书中写道:“……近年来,我家困难重重,我自己也一直生病,不得不长期住院治疗。”
我家境特别困难。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这几年我家一直被列为贫困户,党和国家对贫困户给予优先政策。我去医院看病的这几年,医院也免除了一些费用。
现在感觉自己的病情有些好转,家里的情况也好转了。今年年底要进行2017-2018年度贫困户和近贫困户的调查。我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同意退出贫困户名单,减轻村、社的负担……”
![]() |
卢氏贤(卢光先生的妻子)负责饲养水牛,以发展家庭经济。图片:孔健 |
光先生给我们看了一叠文件,包括病历、转诊单、检查结果以及几十张处方。这些信息和数据表明,他与病魔的斗争仍然非常艰难和艰巨,而且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
但这位男士依然保持着包容和自信,他分享道:“去了医院才知道,很多人生活都很困难,村里还有比我家更困难的家庭。所以我和妻子商量,想脱离贫困户的行列,让更困难的家庭得到优待,也给自己创造克服困难的动力。”
石岸乡党委书记武廷清表示:“乡领导已经收到了梁文光先生的申请。我们的目的是鼓励大家摆脱等待和依赖国家的心态,努力摆脱贫困。梁先生一家堪称大家学习的典型。”
Thanh 先生补充说,对于 Quang 先生家来说,当有借款计划或政策来支持生产和经济发展时,公社都会关注并创造条件。
丛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