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传统产品致富
(Baonghean)- 刚进入市场时,创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凭着对商业的热情,来自兴原省兴道乡的年轻人黄文台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责任并取得了成功,将家乡产品推向了许多地方,为许多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黄文台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五岁时父亲去世。由于家境贫寒,黄文台的四个兄弟姐妹都没能读上完整的书。上学的年纪,他四处打工赚钱养家。
2006年,他参与了对俄罗斯联邦的劳务输出。在国外工作了8年,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让他有机会学习和了解更多商业知识。在国外,他与阮氏姮女士(杜良县)结婚。攒下一点钱后,他决定不能一直留在国外打工。怀着在家乡致富的愿望,在回国前,他通过研究了解到,在妻子的家乡杜良,传统宣纸生产相当发达。因此,2012年,他决定回到家乡,投资2.5亿越南盾,在杜良安装了一台宣纸生产机。
2013年,他在位于雄原县雄道乡3村的自家住宅内建厂并安装了机器。由于淡季劳动力充足、米价便宜且质量上乘,工厂很快便稳定运行。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品牌形象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他的秘诀是使用纯大米制成的原料,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卫生安全,生产的宣纸不含防腐剂。大坑工厂(工厂名称)生产的柔韧防水的宣纸质量上乘,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受到批发市场众多摊位的青睐。
![]() |
Hoang Van Tai 先生在他的生产工厂。 |
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生产和与消费者的沟通,戴先生收回了成本,并初步获得了一些利润。他意识到这种传统宣纸在其他省份的发展潜力,于是和另外两位曾在俄罗斯工作的朋友决定于2015年3月在广平省良宁市开设第三家工厂。尽管开业不久,但义安宣纸产品已初步赢得了广平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
到目前为止,他的工厂平均每天生产约3万张宣纸,定期向义安、河静、清化、西贡等省份的200多家大小代理商进口产品。目前,“太行”品牌已推出6种不同类型的宣纸产品,产品质量受到代理商的高度评价。工厂也因此创造了10名工人的固定就业机会,其中大多数是工会成员和当地妇女,平均每人每月收入300万越南盾。扣除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后,他每月可获得2000万至2500万越南盾的利润。宣纸生产车间的年平均总收入达到8亿至9亿越南盾。
虽然生产经营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但他仍然安排积极参与当地青年运动和活动,为建设日益强大的基层青年联盟组织贡献力量。他刚刚被中央青年联合会授予“梁廷槽奖”。
黄文台先生与我们分享道:“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在最初的困难和困境面前不轻易放弃。取得成功后,切勿自满自大,而要不断学习,探索适合自身能力和当地实际的良好做法和发展方向。我希望青年联盟能够推出许多切实可行的项目,鼓励和推动青年互助发展,在联盟成员和农村青年中推动经济发展,唤醒青年,让他们在自己的祖国合法致富。”
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