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数万亿,领导的责任在哪里?
政府报告指出,预算、公共资产使用、规划质量、投资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很大浪费。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已严密指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6月15日下午刚刚结束的国会常务委员会第49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丁进勇在向政府提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成果报告时,也指出了诸多不足和局限性。
“这不是一个小浪费”
首先,在国家预算的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严格遵守法律和财经纪律的情况。一些机关、组织和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标准、规范和制度,造成国家预算浪费;国家预算资金不按规定、标准、规范和制度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况仍然存在。
![]() | |
|
在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方面,财政部门负责人也指出,一些地方公共资产使用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没有完成既定的投资目标;不按规定租赁、出资设立合资、联营体的情况还没有杜绝。
另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公众关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公共投资管理法规执行不严格。政府发现,投资政策和决策审批与投资效率不挂钩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成大量浪费。特别是,大多数地方仍然存在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质量低下的问题;公共投资效率低下造成资金浪费。
在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中,违法乱纪、土地浪费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
国会财政预算委员会的审计报告也指出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阮德海主席表示,通过监督,可以确认预算支出仍然存在财务纪律不严、造成损失和浪费的现象。
在机关单位经常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预算用途不当、超出规定规范、标准和制度”的情况。该委员会提到的数字是,2015年,国库系统发现3.2万笔不符合规定程序和制度的支出,并拒绝支付大量不符合规定支付条件的支出,金额达数百亿越南盾。
财政预算委员会主席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浪费和损失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解决缓慢。国家预算投资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几乎存在于投资过程的各个环节,且未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国家预算的损失和浪费。”
万亿美元项目“搁置”,责任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报告提到,一些部门、地方在抓紧抓实抓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方面还不够坚定。
这可以理解,但当“许多机构和组织”做出粗略评估,既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各部委、各部门、各地方以及各专业管理领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节支情况和浪费情况时,我们不得不感到担忧。因为报告不清晰,责任难追究,尤其是负责人的责任难追究。
不过,国会副主席王楚留表示,报告中需要明确指出浪费问题,避免只提及某些地方或场所,导致责任不明确。
国会主管机关的监察报告根据选民和舆论的反映,坦率地指出了若干浪费、无效使用国家预算资金的项目。
![]() | |
|
例如,吉灵—河东高铁的建设进度远慢于原定目标,建设成本高于预算,造成资金和国家资产的浪费;河内博物馆投入运营近5年后效益低下;耗资超过8万亿越南盾的太原钢铁厂二期扩建项目实施近10年后仍被“搁置”……
司法委员会主席黎氏娥在提到宁平氮气厂、廷武纤维厂、乙醇生物燃料厂等一批有浪费迹象的项目后,还建议列出并要求报告这些项目的情况,“在干部提拔任用过程中,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被调到哪里去了?他们在做什么?”
针对上述情况,财政预算委员会建议“要对做得好的机关和个人,以及犯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和浪费的机关和个人,进行明确、具体的汇报,以便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严格处理违反《厉行节约和反对浪费法》的案件,特别是首长的责任”。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