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庄”环游世界多年后重返家园
在世界各地获得巨大成功后,马戏剧《我的村庄》将重返越南,计划于2013年4月正式首演。在此之前,艺术家们将于8月10日晚8点在河内大剧院进行一场单独首演。。
“我的村庄”艺术家表演(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说,《我的村庄》是一抹亮色,有望为日渐枯燥、只有杂耍、动物表演的国内马戏市场带来一丝清凉……
回家之旅
《我的村庄》于2005年首次公演,当时有多达100名演员,到2008年,重新制作的版本仅剩下20人。在国内进行两次排练后,整个剧组“收拾行装”,前往法国、英国、美国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希望向国际友人推广越南马戏的形象。
“为了让越南传统文化价值在观众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常常要走弯路,就是要走向世界,给外界留下印象,然后才能传播关于越南的好消息,让国内观众感到好奇和感兴趣……”节目导演兼艺术家阮一理分享了为何在出国巡演之前不在国内演出。
《我的村庄》属于新马戏流派(nouveau cirque),即不使用动物的马戏表演。在新马戏中,传统的马戏技巧被融入到灯光和音乐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特定角色、性格和故事的情节。在世界范围内,新马戏被认为是马戏艺术的新方向。
我的村庄马戏团团长黎玉俊英表示:“世界马戏的总体趋势是不再是单一的表演,而是构建有想法、内容清晰的节目或有层次的表演,并向观众传达信息。因此,演员也必须是‘多才多艺’的,会跳舞、会演奏音乐、会表演马戏,除了在舞台上表演,他们还充当观众,聆听音乐,观看其他同事的表演……”
向村庄讲故事
“我的村庄”的马戏表演艺术家大多来自河内马戏学校,他们希望以竹子为主要道具,打造一场充满民族精神的马戏表演。“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追寻自己的民族根源,并将越南文化之美带到世界各国……”艺术家黎俊在谈到节目创意时说道。
《村子》中有20个人,有年轻的男女,有中年人,也有年轻的牧羊人。内容没有太多戏剧性,也没有太多转折,却有一种竹子建筑作品的美感,艺术家们如同建造者,不断地变形、翻滚,为作品营造平衡与完美。
《我的村庄》的舞台在彩灯下并不耀眼,只是简单的灯光突显了越南农民熟悉的白千层棕色。“静态”的背景是竹帘,包括大约十根长竹竿,以及竹筒、竹篮、竹板、竹帘,这些都是杂耍演员和马戏演员的主要道具。
竹竿上的铸模不断运动变化,动静对比,却又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整体。
在这样的语境下,这些声音源于耳熟能详的民间素材,却又被赋予了现代的节奏和旋律。从清晨的鸡鸣到傍晚的歌声,从竹林的沙沙声到僧侣的吟唱和拍手声,从母亲哄孩子入睡的歌声到村里年轻夫妇的随意呼唤,从扫帚扫过院子的轻柔声响到雨滴浇灌田野的声音……这些声音将带给观众对宁静乡村的回忆和情感。
自2013年4月起,《我的村庄》将每周上演一次,有望与水上木偶戏一起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越南“特色节目”。
根据(ttxvn)- 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