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传统价值观的文化村
(Baonghean) - 半个世纪以来,根据革命发展规律和要求,越南农村,特别是义安省农村发生了许多变化,老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许多新农村也相继建立。即使在山区,尤其是在需要搬迁安置的地区,变化也一直在发生。
(Baonghean) - 半个世纪以来,根据革命发展规律和要求,越南农村,特别是义安省农村发生了许多变化,老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许多新农村也相继建立。即使在山区,尤其是在需要搬迁安置的地区,变化也一直在发生。
在越南三角洲地区的村庄里,不难发现,竹篱笆正在逐渐消失,连同村门、榕树、水井、村舍、老房子……甚至我们熟悉的日常用品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修建的围墙、新式房屋、拓宽拉直的村道小巷、以及许多新型电器……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村里的文化馆(很多地方叫集会厅)取代了村里的村舍的功能,但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取代,引发了许多思考。然而,家家户户的篱笆无论在景观还是在生活中的功能上,都无法取代老式的竹篱笆,尤其是在夏季防风避暑的功能上更是如此。新旧村都有城镇化的趋势,但新村的城镇化速度更快。
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文化村在保护和恢复传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始终受到重视。在这方面,各地文化村都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选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方式。许多县,例如兴原县、南丹县、杜良县……都致力于重建村门。
截至目前,许多县已实现50%以上的村庄修建新村门,例如杜良县,100%的文化村都建有村门。修建文化村门已成为古都复兴的潮流。虽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唤起了人们对古老村门的回忆,激发了每个村民对自己村庄的自豪感。恢复宗族节日、教堂、墓地和祖先祭祀仪式是其中的共同趋势。
第三个趋势是恢复各宗族的习俗和村规,并将其作为评定文化村的强制性标准。第四个趋势是恢复婚丧嫁娶、村庆等习俗……然而,在这一趋势下,近年来,相关部门虽然积极推动按照文化生活方式规范婚丧嫁娶,但似乎仍面临诸多挑战。除了上述趋势外,修复和保护当地文物和景点也被视为评定文化村的标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新村和新村都流行用数字命名(例如1、2、3等村),但很多地方仍然希望保留承载着历史遗迹或名胜古迹记忆的旧村名(例如Chua村、Gieng村、Cay Thi村、Cay Gao村等),或者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字命名,例如Phu Nghia村、Phuc Loc村、Phu My村等。我们完全赞同保留旧村名和数字的理念,因为这个名字是文化村的一部分,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
梅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