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群众,发动群众”
(奉先)——阮文景同志在军队服役32年后,回到家乡,被选为南丹县雄仙乡新仙村党支部书记。由于他出色地完成了群众动员工作,善于选择典型、以人带人,新仙村党支部领导能力不断提升,从一个弱党支部发展成为一个强党支部。
2012年,阮文景同志就任村支部书记时,新田村被认为是雄田公社(南丹)的一个薄弱单位。村支部内部支部支部不团结,人民的信任度降低,这从2012-2015年任期村支部代表大会未能选举产生党委就可以看出。地方政治任务的完成,特别是缴纳税款和公款的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阮德景同志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决心将新田村建设成为公社的一个全面强大的单位。新田村支部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加大生产发展方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为全村的共同运动创造动力和条件。而值得关注的“突破”,就是要提高水稻生产力,创造生产力和水稻产量,既满足人民的粮食需求,又能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人民收入。
![]() |
阮德景同志综合了乂安报刊的资料,向人民传播。 |
通过实践调研,发现由于该村水稻种植区位于水源末端,灌溉系统淤塞,灌溉能力受限,水稻产量降低,村支书与群众一起查明了情况,并动员群众下田疏通渠渠。由于动员群众参与公益事业是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书记亲自与村长、村前委书记分别制定了动员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路线。同时,村支书还紧紧围绕公社生产计划,指导群众,提高各类作物产量。
第一批工作取得成功后,谷仓里种出了稻米,院子里种出了玉米和土豆,阮氏景书记便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人们投资畜牧业发展。为了将人们的习惯从传统农业转变为半工业化农业,阮氏景书记亲自为贫困户建造了20个鸡舍,并指导人们从孵化鸡到商品鸡的圈养过程。这种新方法从几户做得有效的家庭开始,推广到整个村庄。阮氏平女士是阮氏景书记为20户建造鸡舍并指导他们养鸡的家庭之一。她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现在拥有大约150只散养鸡、10头猪,还饲养牛和鹅。平女士分享道:“以前我们都是散养的,有时候小鸡还没长大就被老鼠带走,或者死于疾病,一窝就只剩下两五只。现在,通过笼养和控制疾病,我家的鸡群越来越多,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除了务农和畜牧业,陈景书记和村委会还鼓励大家发展服务业。目前,新仙村有5户人家开办了食品杂货和肥料服务;5户人家购置了耕耘机和联合收割机;5户人家从事汽车运输业务……
随着群众经济状况好转,阮景书记与村委会商讨并鼓励群众捐资兴建交通基础设施、文化馆和村级体育场。在新仙村,动员群众兴建文化馆也颇具特色,村支部书记发起了“十只鸡建文化馆”运动。启动六个月后,100户村民养鸡,支持兴建价值3.5亿越南盾的文化馆。新仙村文化馆是雄仙乡最漂亮、最宽敞的文化馆。阮景书记积累了丰富的动员群众经验,懂得选择典型,从最贫困、最困难的户开始,从中引导、动员全村群众参与。正因如此,新仙村贫困户从2012年的12户减少到现在的2户。
书记阮文景分享了自己在群众动员工作中的经验:“要有效地动员群众,就必须能够‘巧妙地动员群众’,有责任心、热情和公正性,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样一切就都好办了。” 雄仙公社党委书记阮廷越同志在评价支部书记阮德景时表示:“阮文景同志始终对所负责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奉献精神和热情。阮文景同志凝聚和建立了团结,提高了支部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他本人也始终以身作则,在各社区开展群众运动的同时,做好群众动员、宣传工作,动员群众在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生活、落实村规民约和建设新农村等地方开展群众运动。”
文章和照片: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