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印战略轴心是否会形成?
(Baonghean)——近日举行的俄中印外长会虽然并非表面文章,但因其战略影响力而格外引人注目。从会议成果来看,包括俄中支持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舆论纷纷猜测,在十年前形成的战略三角基础上,俄中印三国有可能形成战略轴心。这种盘算会成真吗?
![]() |
从左至右: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印度外交部长苏什玛·斯瓦拉吉于2月2日在北京。图片来源:路透社 |
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希望增加其在该地区和世界上的发言权
纵观俄中印三国外长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可以看出三国希望在多方面发展广泛的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声明的大部分内容都提到了三国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的承诺,例如承诺加强和协调合作,以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或呼吁“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全面、透明的安全机制与合作机制”。联合声明还评估了“三国在上海合作组织(SCO)框架内的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性,认为这是促进本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和人道主义活动多边合作的关键工具之一”。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俄中印三国不仅希望通过联合合作机制促进三国发展,也希望利用该机制提升三国在共同的地区和世界问题上的发言权。
期待更密切的关系
自2005年起,俄中印三国开始举行联合外长会议,但迄今为止,这一合作机制并未真正发挥太大的影响力。俄中印三国也在新兴经济体集团(金砖国家)框架内进行合作,但在这一机制下,各国更注重经济领域的合作,而政治领域似乎保持开放态度。因此,世界舆论认为,此次会议表明俄中印三国希望国际社会承认俄中印战略三角的地缘政治现实,并希望将这一合作机制推向新的高度,甚至可能形成一些国际报纸所称的俄中印轴心。作为亚洲最大、实力最强、世界排名前列的三个国家,三国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必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形成,这一轴心将对美国和欧盟构成强大的制衡力量。
俄中印战略轴心是否会形成?
不难看出,俄罗斯和中国有诸多理由推动这一进程。在西方被孤立和禁运的背景下,俄罗斯正努力向东拓展合作,开拓经济合作机会,同时加强其在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对中国而言,与俄罗斯和印度的合作显然将提升中国的威望,从而增强其影响力。然而,对印度而言,情况并非如此。与俄罗斯和中国不同,印度与美国关系非常良好。印度与美国之间也没有像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那样的重大冲突。因此,可以说,俄中印轴心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印度知道,如果它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它与美国的关系,反之亦然。显而易见,俄中印轴心正使印度陷入困境,不得不平衡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印度难以积极参与与俄罗斯和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新轴心的一大障碍。
第二个原因是,从战略上讲,俄中印轴心也难以形成,因为除了帮助俄中制衡美国、增强三国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短期目标之外,三国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猜疑。尽管俄中互称是天然的伙伴,是彼此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实际上,俄罗斯始终警惕中国的强劲发展可能威胁到俄罗斯的地位,尤其是在远东地区。俄中也在悄悄地争夺在中亚的影响力——中亚曾被认为是俄罗斯的领土,但俄罗斯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中印之间的边界争端持续多年,最近更是紧张起来。由于这些障碍,可以看出俄中印关系不太可能变得紧密。这三国之间任何形式的关系都将更加形式化和短期化,而非实质性的。
越南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