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边防人员

DNUM_CHZBBZCABC 11:11

(Baonghean.vn)-玉林边防站(义安边防站)负责管理Thanh Chuong 县Thanh Son、Ngoc Lam 和Hanh Lam 3 个乡的边境地区,其中Thanh Son 和Ngoc Lam 乡主要为Ban Ve 水电站项目的移民,该站于2009 年成立。

玉林边防哨所官兵除了坚决维护边境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全外,还积极帮助安置群众适应新土地上的耕作方式。

玉林边境哨所政委阮如俊中校表示:“从祥阳县高原迁徙到这里的少数民族面临着许多困难和艰辛。以前,他们只习惯刀耕火种,现在却不得不学习如何在自家土地上饲养牲畜、种植作物。一些农户由于不熟悉新的生产方式,回到家乡继续刀耕火种。起初,我们在宣传和实施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感到困惑。”



玉林边境哨所的官员帮助人们种植水稻

如何让人民在新土地上安心生活,一直是党委和部队指挥部不断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会议,有人提议尝试应用该站的畜牧养殖模式来帮助人民(该站新增产出每年带来5000多万越南盾的收入)。部队集体商定,将选择一些困难家庭,重点投入精力,指导人民适应新的耕作方式。

部队首先选拔有农耕生产经验的官兵,发动家属,调动一切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发展畜牧业。为了让群众信服、跟进,边防战士们撸起袖子,干起来了。“初期,看到边防战士牵着水牛犁地耙地,种水稻、花生,群众都很惊讶,因为在老家,水牛只是用来拉柴的,从来没见过水牛拉着‘多齿’耙子耕地的。” “有时候战士们指导群众播种、插秧,步骤都正确,但没过几天就天冷了,秧苗还没扎根就死了。群众就怀疑是干部们的指示搞错了。于是战士们详细讲解,然后去联系取种子、插秧,从头再插秧,悉心照料、监督,直到收获……只有这样具体细致,群众才相信、听从他们的指示。” 民运队副队长陈文科少校回忆道。

经阮如俊中校介绍,我们来到玉林乡芒村梁文芳先生家,“见证”了他们最初的成果:他们家目前饲养了3头水牛、100多只鸡鸭,还有1500平方米的鱼塘、1700平方米的稻田,以及12000平方米的金合欢树、木薯、茶叶……这些作物长势良好。梁文芳先生高兴地说:感谢边防部队的帮助,去年他们饲养牲畜和种植短期作物的收入达到了3500万越南盾。冯先生家附近还有梁文坦先生家(也在玉林乡芒村),他们家得到了水电站的投资支持,目前拥有2000平方米的稻田、8000平方米的鱼塘、15000平方米的金合欢树和木薯林地,以及1500平方米的茶园。此外,他们家还饲养了70多只家禽。年均养殖收入超过3000万越南盾,基本摆脱了贫困。等到这些多年生树木得到利用后,上述家庭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指导人们种植相思树

除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外,玉林边防站党委、指挥部还指示越共中央委员、青年委员会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和组织,参与数千个工作日,帮助青山乡和玉林乡群众修建新房、改善耕地条件。建议青章县二号水电站管理委员会和农业部举办家庭经济发展技术培训班。


阮如俊中校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该单位将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帮助指导现有家庭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提升。同时,该单位将继续在青山乡和玉林乡安置区各村开展调研、规划和部署新模式。”


洪峰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安置区边防人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