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 Thach 村的神圣榕树
(Baonghean) - 凡是到过李城(安城)村,欣赏过竹石村寨旁那棵榕树的人,无不惊叹于它的雄伟壮丽。历经沧桑,数百年来,这棵榕树依然郁郁葱葱,仿佛守护着村庄。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即使远渡重洋,也始终铭记着这棵榕树,仿佛是他们家乡灵魂的一块碎片……
榕树守护着乡村的灵魂
竹石村的榕树巍峨而静谧,矗立在田庄旁,环抱着竹石村的村舍。这棵榕树究竟何时建成,无人知晓。村里最年长的老人都说,他们从出生起,就看到这棵古树矗立在村舍脚下,为村舍遮荫。竹石村位于农江河畔,村名可追溯至1643年黎占东朝时期,后几经更迭,但自1853年嗣德朝以来,村名才恢复为竹石村。竹石村素有文人雅士的优良传统,村中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因此,村里常唱“竹石是书香之乡/景芳田前,侗山后”的歌谣。除了名门望族外,村里还有许多集体住宅、佛塔和寺庙,如Tru Thach集体住宅、孔庙、Nha Ong寺庙、Tam Quan门……都聚集在百年榕树的树荫下。
![]() |
Tru Thach 村的榕树。 |
李城乡老年协会主席郎仲毅先生出生并成长于竹石村。和他谈起这棵古榕树,他仿佛重温了往昔的回忆,因为他的童年与村里的这棵榕树有着深厚的联系。小时候,他光着头脚,和朋友们每天在村里的田野前放牛,那棵榕树就成了和他一样放牛的孩子们的聚会场所。每当牛群奔向田野,他们就会比赛爬上榕树枝头,再滑下来,看谁滑得最快。夏天的时候,孩子们经常能看到鸡翅鸟来这里筑巢,然后杜鹃鸟来鸡翅鸟巢里产卵。鸟巢总是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大家焦急地等待着志灵孵出小鸟并把它们带回家抚养的那一天。
榕树是战象的化身。
如今,许多村民仍在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村里这棵榕树的传说。传说一位将军骑着大象出征,在归途中受伤,停泊在此地。大象死后,这里长出了一棵榕树,一直生长至今。许多前来观赏的人都说,这棵榕树形似大象,头朝向村舍,尾巴朝向村里的田野。几百年来,竹石村的村民一直相信这个故事,也相信这棵古榕树的神圣。
每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或是田间劳作之时,竹石村的农民都会选择在榕树下坐下,聊天,休憩。每逢春节和节日,暂时远离田地的人们会聚集在榕树下荡秋千、下人棋等等。如今,这些游戏在当地已不复存在,但在许多老人的记忆中,他们从未忘记过村里榕树下的童年时光。
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期间,在万措公社党支部的领导下,周石村及周边地区人民聚集在村集体农庄抗议,苏联军民在村集体农庄的榕树上插上了镰刀锤子红旗。1945年,在安城县越盟阵线的领导下,周石村人民聚集在村集体农庄院子里,听从一号军令,在村集体农庄的榕树上悬挂了红黄星旗,周石村人民四散奔逃,逮捕叛徒,推翻封建殖民统治,将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
抗法抗美战争时期,一代又一代的村里青年,在这棵榕树下,为保卫祖国,满腔热情地参军入伍。在周石村出生长大的郎宏光先生,当我问起他对村里榕树的记忆时,他哽咽了。那是艰苦抗美的岁月,他和一位朋友在这棵老榕树下依依惜别,投身军队。在乡间夜晚的月光下,两位朋友在这棵老榕树下,写下了参军的决心书,并约定了归来的日期。然而,他的朋友却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每次回家乡,我都会站在榕树下,回忆那些时光。我感到心里很安慰,我的朋友是为了让我们村里的榕树永远翠绿而牺牲的。”
正是出于这份巨大的爱,他写下了这些炽热的诗句:
“我从小就看到老榕树
榕树孕育了Tru Thach村
我村的榕树,童话里的榕树
保护人类的寿命……”。
如今,周石的家乡正在日新月异。周石村的每一个孩子,无论走多远,无论人生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每当他们回到村子,看到那棵榕树,心灵都会感到安宁与宁静。
泰国兰花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