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的“长期隐忧”

April 2, 2015 08:50

(Baonghean)——近日,一家规模宏大、技术先进的木薯淀粉加工厂在安山县和山乡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我省西南部山区又多了一个工厂。由此,曾经的“必吃”作物木薯如今已成为加工出口产品的原料,木薯块茎的价值也翻了数倍。届时,从安山到奇山一带的土地将得到有效利用,居民收入也将增加。烧林耕作的问题也必将日益减少……更令人欣喜的是,如果这家工厂能够有效运营,它将成为吸引更多投资者到我省山区发展的“推手”。

然而,我们想大胆地提出以下几点,供投资者和地方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考虑:

首先,木薯是一种易破坏土壤的植物,因为它会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而且木薯通过根部分泌的物质还会毒害土壤。因此,如果大规模种植木薯,即使在已经种植了1年的土地上,如果继续种植,产量也会很快下降,而且很难种植其他作物。另一方面,从安山到奇山一带可以规划用于种植木薯原料的土地几乎都是坡度较大的土地,水土流失程度很高,土壤退化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人们很可能会开垦新的土地(包括砍伐森林)来种植木薯。

其次,工厂原料区当地群众不具备集约化耕作水平,特别是坡地集约化耕作水平,如果不对其进行具体的、系统的、根本性的指导,他们必然会采取粗放式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的自然肥力在第一茬木薯作物种植后很快被耗尽,第二茬木薯作物产量迅速下降,从而导致该地区总产量迅速下降,工厂将难以有足够的原料按照设计能力进行加工。

第三,从工厂到原料产地的路途并不短。一期项目每天运输到工厂的木薯量为570吨,需要57趟10吨级卡车;二期项目更是翻了一番,需要114趟卡车……如何解决收运问题,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要么会让工厂灰心,要么会让木薯种植户灰心。

第四,建厂难,建好之后,如何组织生产、管理运营,如何与42个公社(至少2000户木薯种植户)建立联系,达成共识,确保各方利益协调一致;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一个高效运转的工厂会吸引其他投资者,反之亦然……

上述问题也涉及到“三家”(国家、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紧密的联系和真正的责任,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张公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木薯的“长期隐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