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肌肉经济
(Baonghean)——看来我国的农业有一个新概念、新定义,那就是:加工农业、肌肉农业。
越南植物育种协会主席陈廷龙教授在日前举行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与科学家会议上,对做出此种评估的原因进行了清晰的分析。他指出:“我们拥有12种农产品,位居世界前两位,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大米出口额达30亿美元,而我们却花费了29亿美元。这是一种加工型、高强度的农业,我们的粮食、植物、种子、农药、化肥都依赖外国进口。”
![]() |
高科技农业是必然发展方向。图片:互联网 |
这样的评价和评估完全合理,因为长期以来,全国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泪流满面却依然贫困潦倒,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只是换来了金钱和劳动,却没能将智慧和脑力投入到农产品中,使其增值,卖出更高的价钱。所以,汗水没了,钱也没了。农民依然是当今社会收入最低、生活最艰难的群体。
但仔细想想,不仅在农业,在工业等领域,我们能够参与和生产的部分,主要还是肉类加工。看看那些增加我国出口额的产品,它们主要来自外国企业。在那巨大的利润来源中,我们只从那些以低廉工资为他们工作的工人的辛勤劳动中获得极小的利润,而这曾经被认为是我们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
我们销往海外的产品主要是资源。这些东西是我们挖出来卖的,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和脑力劳动,当然,它们纯粹是成千上万工人的汗水和体力劳动的结晶。每年,数十万海外工人的汗水和体力劳动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并将继续将此视为一项重要的解决方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当然,老老实实干活,挥汗如雨、哭哭啼啼地赚钱,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不坏,不代表继续认同和鼓励,而是需要重新思考是否应该继续这样做。因为汗水和体力换来的价值太小,与付出不相称。而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个体,很少是靠汗水和体力致富的,主要靠的是智慧,靠的是脑力。是时候思考放弃出卖汗水赚钱的方式,转而出卖脑力赚钱了。说得诗意一点,就是建设知识经济,靠知识致富。走向淘汰目前那种靠体力、靠加工的经济。
维香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