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Baonghean.vn)- 在三福神(福禄寿)中,财位居中心,象征着富贵昌盛。没有“财”,“福”和“寿”就更加岌岌可危。
“春节,春节,春节,春节到了,春节在大家心里”;“春春春来了,除夕烟花声迎春……”是的,春天来了!巷子尽头的喇叭里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孩子们热切地数着时间。一卷卷的侗族绿叶顺着车子,匆匆地飘向四面八方。当细小的雨滴轻如微风,光秃秃的老枝上开始萌发嫩芽。
我有个习惯和爱好,就是在春节去桃子市场。在“石桃”、“越南桃”或“一新桃”的枝头旁,都是些业余“小贩”。下午,我沿着桃子市场里的招牌走过去,在一个拿着市场上最绿的枝头的女孩旁边停了下来:“买桃子吧,叔叔,买点吧,这枝头的花苞多。”我开玩笑地问:“孩子,花苞是什么?”——“叔叔,就是栽种这枝子。”女孩指着枝头上刚冒出的嫩芽说。“孩子,花苞是干什么用的?”我继续问。卖桃子的女孩天真地笑着解释说:“花苞是新芽。活着就要有花苞。年初有花苞,一年四季都有花苞;一年四季都有花苞,你就会……幸福。” “孩子,你挖桃子干什么?”——“叔叔,宜禄园里的桃子。”我开玩笑说:“真的吗,宜禄,你都长出花蕾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小女孩也不甘示弱地说:“那你就买一棵宜禄的桃子给宜禄带回家吧。” 几分钟的俏皮话之后,我决定今年春天选一棵“宜禄园里的桃子”,小贩的“口号”是:“活着就是有福气。”
蓓蕾是新生的芽,没错,它们预示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蓓蕾是春天显而易见、诗意而又易于辨认的指示器。它们如同大自然最浪漫的时钟,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哦,我的爱人,春天来到了枝头和树叶。”无数的音乐、文学、绘画和摄影作品都被这神奇而壮丽的自然现象所感动。枝头上的一朵嫩芽,如同一项被肯定的成就,一个被确认的承诺,一个被孕育的希望。
此外,“loc”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含义。简单来说,“loc”是指意外的“额外收入”,能给收礼人带来快乐。起初,“loc”一词似乎主要用于奖励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例如,国王可以赐予将军“loc dien”(田地))。但有时,“loc”一词会被人们以世俗、务实甚至贬义的方式理解和使用。例如,所有掌权者的额外收入都被称为“loc”。过去,官员收受民众贿赂也被称为“loc”,如今,“佣金”或“回扣”也被称为“loc”。几乎所有来自权力无形价值的非官方收入都被称为“loc”。祝福除了金钱、手表、别墅等有形的祝福,或者“衬衫”、“护肝药”等简单的祝福之外,祝福还会用在一些非常抽象、带有宗教色彩的场合,比如“圣赐福”、“天赐福”……
在三福(福禄寿)中,福位居中心位置,象征着富足与兴旺。没有“福”,“福”和“寿”都会更加岌岌可危。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宗教需求进入社会生活。新年伊始,人们会采摘一枝春福放在家中祈求好运。逢年过节,人们都会祈求福气,有时还会幽默地变着花样,比如“财源滚滚来,财源滚滚来,像滴滤咖啡一样”。如今,大多数大型商店都会在地上摆放一个祭坛,周围摆放着许多供品,围绕着“财神”的雕像,祈求福气。“福”是一种需求,一种愿望,也是一种人们自由梦想、自由创造、自由奉献的正当动机。 “福”多则生活富足,人人皆有福,家家户户皆有福,更广阔的视野里,祖国和国家都会繁荣昌盛,不断进步。福气不仅能提升物质生活,还能提升精神生活。祈求福气是一种美好的信仰,值得我们传承。
然而,随着生活的发展,人类的一切需求、习惯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福”字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支配和控制着人与人之间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人们将福视为一切,视其为救世主,甚至为之疯狂时,也正是人们因福而堕落偏执的时候。春初祈福的习俗被亵渎、扭曲和变形。为了祈福,人们不仅将硬币塞入罗汉手中,甚至将硬币塞入最圣洁神圣之地的圣物口中。人们将硬币揉成一团,抛入游行队伍中作为施舍,作为对神灵的残酷贿赂。去年,在一场著名的开印仪式上,网友们目睹了抢福的场面,感到震惊。震惊不仅因为现场发生了剧烈的推搡,还因为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人群中,有人佩戴着“代表卡”。另一件“经典”的抢劫案,是贡节期间抢竹花的习俗。据传,轿子载着竹花祭品到达上寺龙场后,村民们完成了仪式,继续抬着它前往正殿。在正殿,祭祀结束后,司仪高呼“仪式完毕”,村里村民们便会争抢竹花祭品。然而,每年抢竹花祭品的事件依然猖獗。他们冲撞、推搡、惊叫,甚至动用棍棒厮打。轿子还没到目的地,这意味着他们抢走的祭品还没有“认证”!没有人统计过,那些抢劫祭品的人一年后会变得多么富有,但我相信,他们当中肯定不会出现像范日王或阮方草那样赫赫有名的亿万富翁。我还相信,在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的手中,Gióng 节可能不会再有“竹花祭”这个分支。
那些整天烧香“喂饱”一个“数字”的人真是可怜。那些吃饱饭后坐着解梦买维特洛特的人真是可笑。不幸的是,这样的无知和幼稚正在将许多人卷入其中。“工作就像活一百年一样,祈祷就像明天就会死去一样”(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我们并非生活在美国,但在这个星球上,物质和劳动的基本价值并无二致。无论在哪里,人们都需要“财富”来生存,但无论在哪里,他们都必须付出汗水,运用智慧去创造财富。我们的祖先有句谚语:“天上来的东西,终将归于地上”,来自“天上”的东西最终都会回归到地上,只有劳动的价值才是永恒的。
对我来说,初春时节买到一枝“宜禄桃花”,心情激动、开心,甚至无比渴望。但它是否能带来“好运”,却令人十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