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会的不可否认的好处
(Baonghean.vn)——美国和俄罗斯关系的历史表明,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关系。
![]() |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越南APEC峰会期间交谈。图片来源:路透社 |
特朗普总统和普京总统似乎将于7月举行峰会。这将是他们第三次面对面会晤,尽管两位领导人都曾表示,他们的工作关系非常良好,并且经常通电话。
美国国内围绕俄罗斯的政治气氛尤为紧张。白宫与司法部由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领导的“俄罗斯调查”小组意见相左,据报道,穆勒已试图质询特朗普总统。与此同时,11月中期选举临近,两党领导人纷纷警告“俄罗斯干涉”的危险性。
在俄罗斯,人们对特朗普与普京的任何会晤都心存疑虑。学者和评论员对特朗普能否给莫斯科带来任何实质性成果表示怀疑。普遍的看法是,美国总统仍然是华盛顿反俄建制派的人质,与他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可能遭到美国国会甚至其政府的拒绝。
然而,两国总统应该关注的是美俄关系的严峻状况及其对两国利益和全球安全的影响。
自冷战结束以来,或许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莫斯科和华盛顿从未如此接近直接军事对抗,这源于从波罗的海地区到中东地区海陆空部队的部署、演习和行动的增加。在某些情况下,俄罗斯和北约部队几乎陷入敌对关系,但局势的升级却险些得以避免。
俄罗斯和美国都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核武库的现代化升级,这虽然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来看是积极的,但却给人留下了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印象,正如两国总统在今年3月的通话中所确认的那样。核威胁的一个尤其令人担忧的新方面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的网络攻击可能促使一方提高核警戒级别,从而引发另一方的相应反应,最终可能引发危险的升级循环。
即将举行的特朗普与普京会晤不太可能解决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根本问题。两位领导人都不会也不应该在他们认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做出单方面让步。但这或许能为稳定两国关系铺平道路,在当前形势下,这本身就是一种重大成功。
迈向缓和局势的一个简单但决定性的举措或许是两国总统重申里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统在1986年雷克雅未克峰会上的共同观点:“核战争不可能取胜,所以永远不应该打。” 事实上,32年前,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就探讨过联合消除核武器的可能性,奥巴马总统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在2009年也认可了这一目标。
![]() |
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历史性会晤。图片来源:互联网 |
然而,由于1987年《中程核力量条约》因双方涉嫌违约而实际上已失效,而限制总体战略核武库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面临压力,像零核武器这样的乐观的长期目标几乎不会出现在莫斯科或华盛顿的议程上。相反,双方现在必须面对美俄双边军备控制终止对全球核不扩散造成的直接负面后果。
在美国退出伊朗核计划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之后,情况尤其如此。鉴于伊朗执意研制核武器的可能性,这将在中东地区引发大规模核爆炸。如果即将于2020年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不至于成为压垮这个已延续半个世纪的核不扩散机制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朗普总统和普京总统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一丝希望,华盛顿和莫斯科正在认真履行各自在该条约下削减和裁军的责任。
叙利亚和乌克兰的战争已夺去数十万人的生命,并使中东、欧洲及其他地区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华盛顿和莫斯科各自掌握着管理并最终解决这些冲突所需的资源和影响力。尽管官员们试图通过谈判取得一些小进展,例如在乌克兰落实明斯克协议以及让叙利亚谈判重回正轨,但政治意愿仍然缺乏,而美俄总统会晤是迄今为止双方展现各自对这一进程承诺的最佳机会。
最后,经过多年的制裁和反制裁,相互孤立政策已将美俄两国人民关系侵蚀到不可接受的程度,这不利于双方的利益。双方外交官被驱逐,美俄外交设施被关闭,使两国领事馆和大使馆的运作受到严重限制。
结果,旅游、贸易以及科学、文化和教育交流均出现自1958年冷战高峰时期签署《对外交流总协定》50年来的首次大幅下滑。即使制裁仍然存在,两国总统也应该发出明确的信号,即外交官、立法者、商界人士、学者和民间社会团体之间的接触是和平、富有成效的关系的基础,因此在官方关系紧张时尤为重要。
![]()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吸引了大批美国球迷前来观赛。图片来源:互联网 |
尽管两国关系深陷危机,但美俄两国人民依然彼此关心。俄罗斯人仍在莫斯科的美国大使馆外排队,急切地申请赴美签证,而美国人是本月在俄罗斯观看世界杯的最大外国游客群体。让普通民众为政府间的冲突付出代价,既不公平,又目光短浅。
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两国总统在许多问题上都无法找到共同点。此次会晤的目标不应是消除这些分歧或达成一项重大协议。相反,它应该发出明确的信号,并为两国政府重启互利合作创造必要的空间。
美俄关系史表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私人接触无可替代。理查德·尼克松与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罗纳德·里根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比尔·克林顿与鲍里斯·叶利钦都是如此。在两国基层官方接触日益减少的今天,这些历史案例尤为重要。
当前的冲突并非、也不会成为一场新的冷战。但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冲突的重要教训是,峰会外交并非仅仅为了庆祝重大胜利,而在于通过细微的举措和日常互动来创造势头,防止局势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