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
(Baonghean.vn)——尽管诚实一直被视为一种良好品质,但与此同时,社会规范仍然暗中允许人们认为无害的谎言。在某些情况下,谎言的价值甚至被提升到必要的程度。
为什么要撒谎?最简单的层面上,我们撒谎是为了隐瞒甚至篡改事实,以保护自身利益。孩子撒谎掩盖自己的错误,是为了避免被妈妈打。更高层次上,人们撒谎是为了获得尚未拥有的优势。例如,一个孩子撒谎说自己考了满分,是为了妈妈能给他买个玩具。
恶意的谎言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孩子打碎了花瓶,却把责任推到猫身上,导致这只可怜的猫饿了一天。善意的谎言是指在真相可能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说的真话:医生对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撒谎说他的病可以治愈,这样病人就不会放弃希望。判断谎言是好是坏的标准似乎取决于谎言的动机和后果。
且不论说谎是好是坏,我们不妨探究说谎的根源。说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后天教育的技能?我认为,说谎源于自私本能的共鸣与教育的体现。小时候,父母是否经常会威胁我们:“不吃饭爸爸就把你带走”、“不听话医生就给你打针”、“别玩妈妈的衣柜,里面有鬼”、“妈妈忙,没空陪你玩”……而事实是,大人们只是利用孩子的恐惧或厌恶,阻止他们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等到孩子长大到能够意识到真相的时候,他们的童年早已被谎言所笼罩,而教会他们说谎的第一批老师正是他们的父母。
除了家庭,学校更是孩子们谎言种子滋生的沃土。当老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分数,或“挽救”那些因为成绩优异而无法升入下一年级的差生时,他们就成了孩子们在谎言和诚实方面树立的坏榜样。在许多特殊学校和精英班,学生在被认为“次要”或“不重要”的科目上被提高分数,甚至被“操纵”,以“奖励”他们在资优生考试中为学校带来成就。我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在他姐姐的学校,一个学生公开谴责监考老师在期末考试中放任学生互相作弊。结果,这个可怜的男孩因为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而被全校“歧视”。但最让我朋友震惊的是,她姐姐讲述这件事的方式带有攻击性,仿佛他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似的。而这个男孩只不过说了实话。
我不怕谎言,我怕的是混淆,怕把谎言和诚实混为一谈。我怕人们习惯了谎言,终有一天会把谎言当成真相。我怕我们欺骗不了别人,反而会自欺欺人,沉溺于想象描绘的现实。我怕被谎言蒙蔽双眼,即使真相就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我也认不出来。
说谎是好是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识别它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