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和鲶鱼的严重损失让农民苦不堪言。

July 21, 2013 17:45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水稻和鲶鱼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农民处于“半死不活”的境地。

连日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大米价格大幅下跌,农民们都在犹豫是卖掉还是用来喂鸭子,因为后江省农民刚刚在田里卖的新鲜大米价格仅为每公斤2800越南盾,这被认为“和红薯叶一样便宜”。

至于巴沙鱼,由于损失惨重,养殖户的养殖陷入了僵局。巴沙鱼曾经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强项,但现在却成了养殖户的负担,养殖和销售都遭受了损失。

农民面临的现实就像最近他们互相说的一样:“去年死了7只,剩下3只,今年死了2只,剩下1只”。

可以说,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疲惫。“为什么?”这是农民们的疑问和担忧。男性原本的设定淳朴又简单,可是到现在他们还是无法理解和得到答案!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农民感到沮丧,因为过去两年来,水稻和查鱼的生产一直处于困境,但各级管理机构和当局尚未拿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导致农民的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不确定。

过去两年,每公顷稻田的产值一直停滞不前;稻农的收入正在逐渐下降,因为售价(产量)没有上涨,但材料、肥料等投入成本却在不断上涨。稻农仍然不知道何时才能拿到管理者承诺的30%的利润。

目前,养殖巴沙鱼的渔民每公斤亏损3000越南盾,原因是饲料价格高昂。农资和饲料价格是生产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成本价。许多人没有资金,以“账簿”形式购买原料,代理商在售价上加息,利息比银行利息还高。生产成本上升,卖出去后,他们却空手而归。众所周知,低投入的原料和原材料有助于降低成本价,但近年来,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每到季节开始时,原料价格就会上涨,渔民首当其冲。

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部门却面临诸多困难,稻农和养鱼户因价格不稳定而精疲力竭,生产得越多,损失越大,而且在贷款方面也遇到很多困难,迫使许多家庭接受“黑信贷”的借贷。

虽然众所周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农业领域目前面临的困境有多种原因,但许多专家也坦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管理松懈,发展缺乏规划,尤其是缺乏可持续的农民扶持机制。过去实施的临时收购稻米、优惠贷款等政策被认为很好,但这些政策只在农民面临困难时才实施。

政策制定者们都深知,只有建设“高质量农业”,国家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才能实现整合和竞争,稻农和鱼农才能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许多专家分析,“高质量农业”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为农业发展制定的机制和政策也必须“高质量”,才能将既定目标付诸实践,而作为衡量标准的具体目标就是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集中所有资源和精力,落实政府总理阮晋勇提出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需要可持续发展稻米和鲶鱼品牌”的指示。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时间。在不久的将来,湄公河三角洲的稻农和鲶鱼养殖户迫切地等待管理机构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克服丰收的局面,但农民们并不十分高兴,相反,他们感到“扭曲”,因为稻米和鱼面临诸多困难,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据 VOV-LC 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稻米和鲶鱼的严重损失让农民苦不堪言。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