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法要求离婚时归还泰国结婚礼物和嫁妆
(Baonghean.vn)——根据义安省山区许多泰族社区的习惯法,离婚后,男方家人通常会要求归还嫁妆和彩礼。根据泰国婚姻习俗,媒人(新郎的代表)通常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扮演“法官”的角色。
最近,昆强县的一位山区男孩结婚了。他的妻子之前结过婚。如果不是男方家向女方前夫家支付了约2000万越南盾,这个故事就不会如此特别。尽管男方父母反对,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因为他们经常不得不屈从于“乡村习俗”。
![]() |
安华村(Yen Hoa)位于南农河(Nam Non River)沿岸,居住着近100户泰族家庭。图片由安华提供 |
它不是泰国原住民其中,昆强县的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迎娶新娘”的习俗。大约三四十年前,迎娶新娘的条件是1块银子,外加酒、鸡、猪、布……如今,人们通常用现金来“迎娶”。据笔者考证,目前的迎娶新娘的条件大约是1000万越南盾。这还不包括猪、鸡、酒、银镯等礼物……从古至今,民间都有这样一种习惯法:如果妻子单方面与丈夫离婚,必须将迎娶新娘的条件退还给丈夫的家人。有时,迎娶新娘的条件还包括婚礼费用。
上述案例也是如此。女孩在一段不和谐的共同生活后,单方面提出离婚。办理完法律手续后,她回到了娘家。婆家要求女方退还嫁妆和婚礼费用。女儿改嫁后,女家出于种种原因仍拒绝支付。婆家于是想方设法向女方讨要嫁妆。为了让双方都满意,女方婆家接受了,认为这是嫁妆。但正因如此,婚礼费用更加沉重。
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情况婚礼习俗这是乂安省山区泰国社区的传统习俗。看似简单,但要按照当地习俗办婚礼或离婚,必须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有些地方的泰国人认为,办婚礼要四次拜新娘家。离婚也要经过四个步骤。夫妻之间如果发生矛盾,通常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如果矛盾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只需双方父母的建议就能化解。这也是化解家庭矛盾的第一步。
![]() |
在昆强县举行的一场泰式婚礼上,新郎家接受儿媳的程序。图片:Huu Vi |
如果矛盾比较严重,通常需要媒人。根据泰国昆强县的婚礼习俗,媒人是新郎的亲戚,可以是哥哥、表兄弟或叔叔。至于贵州县、桂丰县和祥阳县的部分地区,媒人是被选定的人,但通常住在新娘的村子里。“媒人”通常代表新郎家去向新娘求婚。与新娘同村的人更了解新娘的性格和父母,也更容易沟通。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发生离婚,媒人通常会充当仲裁者。选择与新娘家关系密切的人也更客观。
媒人参与的和解阶段,往往是一场难以化解的严重冲突。为了解决这类情况,媒人必须巧妙地出谋划策,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如果冲突无法解决,第三步是男方家将新娘“送回”娘家。这一步被视为婚姻的结束。媒人必须“慎言慎行”,才能使双方达成一致。最后一步是解决财产问题。“如果男方单方面离婚,通常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只有男方家会给女方家送彩礼。”——归州县土著文化研究员魏玉占先生分享道。据占先生介绍,根据泰国人的婚礼习俗,媒人扮演着“裁判”的角色。“无论如何,必须得到媒人的同意才能算分手。”——占先生进一步解释道。
![]() |
泰国女孩跳Lam Toi舞。图片提供:Sach Nguy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