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到广丰
据越南电视台(VTV1)《金钟奖》节目报道,桂峰县桂山乡凤光村刚刚获得县农村发展委员会的资助,将捐赠20头信德杂交奶牛,资金总额为135/CP,用于帮助10户贫困户。这些家庭在获得这些奶牛之前,承诺饲养奶牛8年或以上,一年后,他们将从贫困户名单中除名……
(Baonghean)-据越南电视台(VTV1)《金钟奖》节目报道,桂峰县桂山乡凤光村刚刚获得县农村发展委员会的资助,将捐赠20头信德杂交奶牛,资金总额为135/CP,用于帮助10户贫困户。这些家庭在获得这些奶牛之前,承诺饲养奶牛8年或以上,一年后,他们将从贫困户名单中除名……
我们与桂峰县农村发展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桂山乡凤光村,听取并参观了生产扶持、可持续消除饥饿和减贫模式。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村长胡贤。快到中午12点了,村长还在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县里扶持该村10户困难户的奶牛养殖模式。
当被问及县里为何选择他村的10户人家推行“金钟”奶牛养殖模式时,王显先生吐露心声:“丰光村是京族人居多的村子,但贫困户比例仍然很高。全村149户,其中贫困户39户。我担任村长的20年里,听过很多国家扶持山区群众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丰光村至今没有直接受益于任何项目。2012年初,我大胆地来到县里,要求找一个能让村里群众受益的投资项目。后来,山区农村发展局建议在村里推行信德杂交奶牛养殖模式,我立即答应了,并配备了20头种牛,目的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陈文长先生家的“金铃”牛被照顾得很好。
接收奶牛之前,村里立下规矩:接收奶牛的农户必须至少饲养8年,并在1年后办理脱贫登记。听到这个消息后,村里所有贫困户都主动提出接收奶牛。那么,他们会把奶牛送给哪一户呢?村长不得不再次组织39户贫困户代表开会。标准是,任何符合三个条件的农户:有劳动力、会搭建牛棚、懂兽医。会议本着客观民主的精神,最终选出了10户。经过投票,阮氏兰一家不愿再接收奶牛,担心自己会失去享受贫困户政策的资格。得知兰老太太的来意后,兰老太太的亲戚和村长一起开会商量分析……兰老太太觉得有道理,便抓住机会,直接和村里、公社干部、山区农村发展委员会见面,要求接收这批牛。
2012年6月底,委员会与公社和村委会共同举行了仪式,将20头信德杂交奶牛移交给10户家庭。移交仪式与VTV1电视台的“金钟奖”节目类似。10对奶牛被分开,每个家庭轮流抽签决定接收奶牛进行饲养。接收奶牛的家庭还接受了饲养技术培训,获得了建造牛棚的支持,并获得了用于种植的V6草种。
在拜访陈文长先生家时,他们一家人兴奋地带我们去看牛棚里的两头信德杂交牛。陈先生夸赞说,两个孩子早上上学,下午轮流放牧、割草。养了三个月,牛也长大了不少。由于父母让它们分开居住,家里的生活一直很困难。在国家的支持下,两头同时产仔的牛是家里最大的财富。于是,夫妻俩安排土地种草,积极喂养牛。一年后,两头牛就产仔了,夫妻俩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脱贫致富。不仅是陈先生家,其他10户获得牛的家庭都分享着这份喜悦!
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