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巨额资产的公务员薪水从哪里来?”
官员们解释说,他们通过卖扫帚、养猪、养鸡等方式发了大财,这降低了人们的信任度。
实际不诚实申报财产的数量要高得多。
9月5日下午,政府副监察长党从焕向国会司法委员会提交的2017年政府反腐败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共有110多万人申报财产,核实77人,其中3人失信,其中包括高级官员。
此外,还有4起领导不负责任、纵容腐败现象并受到纪律处分的案件(广南省1人、坚江省3人)。
“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于下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以及涉及多部门、多层次、多机构、多单位、多部门的违法行为,上级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划分还存在混乱。”黄建军说。
![]() |
杜文安先生——前政府密码委员会主席。 |
读到上述数字,前越共中央委员、前政府密码委员会主任杜文安先生不禁心生疑虑。他表示,像胡氏金花女士这样不按规定申报财产、申报不实、不完整的案例并非个例。
因此,如果所有申报官员的财产都能公开,并经过上级部门的核实,他相信数据不会仅仅停留在报告上的数字上。
安书记指出,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复杂、隐蔽。各地预防和打击腐败工作依然薄弱,参差不齐。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人,因为近年来很多地方干部工作存在懈怠现象。
杜文安表示:“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和不精准之处,因此仍然存在利益集团、互相包庇、互相推诿、互相回避的现象。‘我不碰你,你不碰我’这种说法仍然很普遍。”
非法资产必须没收
现实中,每年都会公布财产申报,但核实的却很少,被查出不实申报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些被查出不实申报的人,并没有因为财产问题受到处罚,而只是出于行政和政治原因。
与此同时,许多官员异常迅速地致富,拥有价值数百亿越南盾甚至更高的“巨额”资产、豪宅、豪车……这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但却没有令人满意、公正和透明的解释。这些信息不仅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声誉,也尤其影响了许多清正廉明的官员。
杜文安先生说:“即使公务员们申报了财产,也骗不了老百姓。因为公务员的工资这么高,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财产?说自己靠卖扫帚、养猪养鸡积累了这么多财产,简直荒谬。这样的解释只会进一步降低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司法部法律援助司原司长谢氏明丽女士也表示,财产和收入申报以及公开申报仍然停留在形式层面。收入申报,尤其是非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但申报仅依赖于申报人的自觉性,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对不诚实的申报者也缺乏足够强硬的制裁措施。
“为了监督和预防腐败,需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来说,良好的投入管理意味着每位官员必须登记其现有资产,包括新购置的资产,并解释这些资产的来源、购买时间以及所有者。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资产和收入来源都必须登记,并且必须缴纳税款。”谢氏明丽女士强调,如果无法提供解释,就必须采取严厉措施。
杜文安也赞同这一观点,并表示,为了确保财产申报工作有效进行,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必须从基层抓起,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检查、审查机关要廉洁、严肃、不徇私舞弊、不回避。
年度资产申报必须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核实和明确结论。任何来源不明的资产必须予以没收。
“党和国家有打击腐败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但必须彻底贯彻落实。首先,我们必须管控从中央到基层的监察和审查机构,然后是那些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机构。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就能增强人民的信任。”这位前政府密码委员会主席强调道。
近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签署颁布了关于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职务等级标准和考核标准的第90-QD/TW号规定。据此,这些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杜绝权力欲、腐败、投机取巧和自私自利的行为,坚决防止和遏制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的下滑,坚决抵制组织内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等现象;坚决反对官僚主义、腐败、消极怠工、浪费、独裁主义和集团利益主义……
此前,越共中央政治局还颁布了关于检查监督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第85-QD/TW号规定。
上述规定表明,反腐败斗争正以最高决心,首先由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来执行。这进一步肯定了言行一致的决心,反腐败没有禁区,任何违法者,无论职务高低,都将受到严厉惩处。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