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ng Khac Thanh:写作感谢生活

October 26, 2015 08:03

(Baonghean)——我很久以前就认识梁克清这个名字了,当时我偶然抄录了他在一份文学报纸上发表的一首诗。后来,地球的圆把我带回了义安,在那里我有机会见到许多我喜爱和认识的诗人。

写信感谢生活

我也有机会见到了学生时代抄在笔记本上的这首诗的作者。我很惊讶地发现,这些悲伤而怀旧的诗歌竟然出自一位从事金融工作的人之手(梁克清,前义安省财政部专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秋风习习的宫湖畔,梁克清与文友们围坐在一起,唱着他新写的诗。他说,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哼着旋律,用瘦削的手指天真地敲着咖啡店的木桌,唱着歌。这首歌——这首诗讲述了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南方,那是他路过的一片土地,即使只是一次擦肩而过,他也对它怀有深深的感情。就这样,只是一次擦肩而过,梁克清能够爱,能够记住,能够感激……这就是梁克清活着、写作的原因,以此来感谢生活——尽管它带来了许多艰辛。

Lương Khắc Thanh (thứ ba từ trái sang) cùng ca sỹ Quế Thương và bạn bè trong lần đi quay phim về bài hát  “Lá thư Truông Bồn”.
梁克清(左三)与歌手 Que Thuong 和朋友们在拍摄歌曲“Truong Bon Letter”期间。

诗人石贵告诉我,梁克清“有读面相的本领”!我好奇地问他掌纹的奥秘,以及它们能揭示的命运之事。他哈哈大笑,向我讲解着直觉,讲解着人与人生的变迁,讲解着努力如何带来改变,讲解着善良如何战胜邪恶……这些道理他早已耳熟能详,但他却如此直白地讲解。想必他也经历过许多心碎吧?我问道,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家的痛苦

随后,梁克清在一段段亲切的讲述中,向我讲述了他的童年。在义德(旧称义禄,现属荣市)的炎黄沙漠中,他的童年饱经沧桑,但也“幸运”地度过。他的父亲是一位儒生,医术精湛,热爱文学,经常攒钱买书。书中的每一页世界都唤醒了他心中的梦想和渴望。后来,它驱使着他离开的脚步。但对故土的深爱,以及对木薯的执着,让他不断回归:“贫瘠的故土,脚下炎黄沙漠/脚步永不停歇,唯有回家。”

他说,在那些日子里,饥饿和寒冷非常“真实”。仿佛触手可及,仿佛亲眼所见,而非仅仅一种感觉。“捡红薯,脚底全是淤青/但我还没有克服童年的艰辛”。梁克清出生于1954年,还在读高中时就参军入伍,加入了559团。解放后,他继续在部队学习,后进入财经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讲师,成为一名财务官。1987年,梁克清转专业,回到省级财政厅工作直至退休。但即使在农村生活之后,他心中的乡愁似乎也丝毫未减。所有这些情感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中。

可以说,关于故乡的诗歌是梁克清最朴素、最动人、最优秀的诗歌——他始终坦言自己是个“局外人”,一个以业余身份进入“诗歌游戏”的人。在写作的“游戏”中,他出版了两本诗集(如今他已无自己的诗集),其中《乡村回忆》一诗中,他以对故乡的热爱命名。他说,他写作是为了感谢生活,感谢“一个土豆和几个茄子/一生紧紧地搂着父母的背”,感谢“故乡的灵魂/那只废纸风筝回到童年的地方”,感谢那些逝去的人们,比如《长盆信》(这首诗由音乐家黎安宣谱曲)……

因此,梁克清不仅以诗人的身份为文坛友人所熟知,更是一位渴望追寻历史、追寻祖先古老文化的人。他为村里“消失”的古迹担忧,努力寻找修复的方法。他坚持不懈地游说、动员,寻求各种帮助……他是为“复兴”安后寺遗址做出贡献的人之一。在他的诗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些忧虑:“寺院里也有烦恼,万叶落梧桐默然,古庙已拆,石麒麟却依然淡然一笑。”

依靠诗歌……

梁克清说,他从小就很自然地接触诗歌,以此来记录自己的情感。对他来说,“诗歌就像风”,可以清凉、可以抚慰、可以分享、可以安慰……有时,它只是在“安抚”自己。因此,除了家乡诗歌,梁克清还有许多值得一读的时事诗歌,分享了许多感悟。

梁克清说他相信命运。但在他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任务”。他似乎无法自己选择或决定任何事情,他参军,然后按照部队的分配去上学,毕业后又按照分配去工作……唯有从事诗歌创作,才近乎“反抗”这些安排。但有了诗歌,他得到了支撑,依靠诗歌在充满悲伤、不确定性和逆境的人生中站了起来……“我相信,作为一名诗人,你不能作恶”,梁克清如是说。

有了诗歌,他发现自己“修炼到了美、高贵”,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表达自己。在那场飞旋的“生存之舞”中,他看到:“舞台上来了魔法课/转眼间,女巫化作仙女……”,“到处都看见一个个憔悴的人影/疯狂地奔向夕阳的尽头”。显然,他和许多其他诗人一样,以自己的经历和敏感,用那些无尽的碰撞直视人生,为“巫术”命名,提醒自己:人生就是这样,“一虚一色,一梦一岸”,如何活出真我,爱对的人,信任对的人,包容一切。这很悲哀吗?确实悲伤:“人间恶不老,悲伤已生根,如今已发芽”,或者“人生游戏仍需娱乐,谁曾想一杯酒,竟能道出悲伤”,但随后:“爱情再次涌现,搅动人间”。

在梁克清的诗中读世界,我总能遇见一个“惊”着、自问的人,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回首过往,幡然醒悟,迈出更加谨慎慈悲步伐的人……《路边的坟墓》就是这样一首诗。那时,作者路过一座传说中乞丐的坟墓,不禁思考:“躺在那里的人是谁?今生的善恶依旧”,思考人生的生与死,思考人的命运,思考“忘记了祖父母忌日的日子”的自己,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衣食住行、虚幻轮回中的疏忽与匆忙……活着,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忘记过去,活着,以为自己即将触及未来。你是否知道,“人生百态浮沉/桑海茫茫,造物犹言古人语/狂野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稀疏/百年的功名利禄,对世人如同一个笑话……”。然而,诗人也惊觉,尽管有过错,尽管有过遗忘的念头,包容依然在。依然有“倾斜的斗笠在等待”,依然有“倾斜的渡船在等待”,依然有“完整的牛岸”……一切依然在,生活依然带来美好的惊喜,人们应该敞开心扉去感受。

而我,在握住诗人梁克清瘦弱的手,与他告别的那一刻,在城市华灯初上、街道熙熙攘攘的那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一颗始终被生活所困扰的心,接受“酸甜苦辣”才能珍惜幸福……他的诗句,在某个时刻,在与文友相聚、在歌声吟唱时,突然响起。而对于“业余”诗人梁克清来说:这就足够了!

水荣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Luong Khac Thanh:写作感谢生活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