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止咳药时的注意事项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反射,目的是清洁呼吸道,防止分泌物、刺激物、异物、细菌等积聚。这是一种保护呼吸系统的机制。但是,如果咳嗽影响日常活动,则需要使用止咳药。
通常情况下,咳嗽反射会在感冒、流感病毒感染、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哮喘、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吸烟或被动吸烟、空气污染、胃食管反流病等情况下出现。某些药物,例如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也会引起咳嗽。
使用止咳药的注意事项
作用于化痰的药物:凡是改变痰液在呼吸道表面的性状、性质、数量和黏附性的药物,都属于化痰药。正常情况下,呼吸道表面始终存在一层黏液,其黏稠度、湿度和数量适中,保护着呼吸道。但当呼吸系统出现病变时,这层黏液会改变性质,变得黏稠,形成痰。作用于化痰的药物包括化痰药和化痰药。
![]() |
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图片:TM |
祛痰药是增加呼吸道表面分泌物(主要是水)的药物。分泌物的增加会导致更多水溶解在痰液中,从而增加痰液的质量和体积,使其变稀。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包括愈创甘油醚、苯甲酸钠、松油醇酯……祛痰药是直接作用于痰液的药物,使痰液变得不那么浓稠,更容易通过咳嗽反射排出……这些药物包括: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羧甲司坦、溴己新……
化痰药物必须与水一起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饮水不足,药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水能直接增加痰液分泌,从而稀释痰液。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应至少饮用1.5升水。
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祛痰药,但痰液的量取决于是否需要用药。例如,1岁以下的幼儿咳嗽,如果痰液分泌过多,湿啰音和噼啪音较多,并且肺炎较为严重,此时使用药物反而会使肺炎恶化。因为用药时,肺部积液较多,噼啪音较多,呼吸困难也较多……
或者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时痰液分泌量非常严重,如果继续服用这些药物,会非常不利,因为咳嗽会加剧,呼吸困难也会更加明显。此时的问题是如何减少痰液分泌,控制痰液量,然后再决定后期使用作用于化痰的药物。
痰热面色红润, ...
止咳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来止咳的药物,例如可待因、福尔可定、右美沙芬。其中,可待因和福尔可定具有成瘾性、镇痛作用,并对呼吸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右美沙芬无成瘾性,亦无镇痛作用。
含可待因的止咳药仅适用于成人,不适用于儿童,因为它们会导致呼吸抑制。尤其禁用于18岁以下刚刚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用于缓解疼痛)的儿童。上述止咳药仅适用于无痰干咳(流感引起的咳嗽、刺激性咳嗽、过敏引起的咳嗽)、导致患者疲倦、失眠的剧烈咳嗽,不适用于有痰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不适用于呼吸衰竭、哮喘患者、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抗组胺药:一些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第一代H1抗组胺药)也具有舒缓、止咳和镇静作用,例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利马嗪和异丙嗪。该药物用于治疗由过敏和刺激引起的干咳。
这类药物的主要缺点是它们作用于脑部H1受体,导致嗜睡,因此白天使用不利,夜间使用则有利。驾驶、飞行、操作机器等情况下不应使用。这类药物还具有使分泌物干燥的作用,导致痰液难以排出,并可能导致痰液堵塞,因此咳嗽痰多或哮喘时不应使用。
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尽可能缩短用药时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不要将止咳药与祛痰药同时使用,因为它们会产生更多痰,但无法咳出。
此外,麻醉药由于其对引起咳嗽反射的神经末梢的麻醉作用,也能减轻咳嗽,例如通过吸入或吸吮使用的活性成分苯佐那酯、薄荷醇、利多卡因……。止咳药由于其保护作用,覆盖了咽喉的感觉中枢,其中大部分是甘油……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止咳药(neocodion、codepect、atussin、arsiba……)除了副作用外,同时使用时还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根据 Giaoducthoidai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