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为国家创造繁荣的“建筑师”
(Baonghean) - 连日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患病且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消息传来,狮岛人民日夜忧心忡忡,祈祷他早日康复,这是他为新加坡崛起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所做出贡献的最有力证明……
李光耀原籍广东省大埔县,是李光耀家族的第四代传人。1862 年,他移民到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李光耀是李振坤先生和蔡任娘夫人的长子,于 1923 年 9 月 16 日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 92 号一间宽敞通风的茅屋里。他从小就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在家里,人们常用祖父取名 Harry 来称呼他。1950 年 9 月 30 日,李光耀与柯玉芝结婚。他们育有两子一女,其中李显龙是现任新加坡总理。
李光耀曾就读于直落古楼小学、莱佛士书院和莱佛士学院。二战期间,日军于1942年至1945年占领新加坡,他被迫辍学。占领期间,他经营着一种名为Stikfas的木薯胶黑市,生意兴隆。他曾为日军抄写盟军电报,并在1943年至1944年期间担任《报道部》(日本宣传和信息部)的英文版编辑。战后,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学习法律,并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短暂就读。1949年,他回到新加坡,在多元种族活动先驱约翰·莱科克(John Laycock)的律师事务所执业。
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始于1951年,当时他以亲英进步党的名义为约翰·莱科克(John Laycock)竞选。然而,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很快意识到该党的未来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它得不到民众,尤其是华人社区的支持。于是,他于1954年与在英国接受教育的中产阶级朋友创立了社会主义人民行动党,并与共产党工会结盟,并担任该党秘书长直至1992年。
![]() |
1965年,李光耀先生与他的孩子们下棋。图片来源:法新社 |
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在1959年6月的大选中达到顶峰,他的政党获胜,并成为英国授予新加坡自治后的首任总理。在当时新加坡面临教育、住房和失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李光耀作为国家领导人实施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他认为必须专注于经济发展,因为“稳定的住房是拥有稳定事业的唯一途径”。他成立了建屋发展局,启动了联合建设计划,并部分解决了岛上的住房短缺问题。1963年,为了彻底结束英国的统治,他决定与马来西亚人“联姻”,并获得了超过70%的民众支持。然而,这场“联姻”很快就破裂了,因为他意识到双方仍然存在诸多分歧,尤其是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影响着新加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脱离联邦制下的马来西亚后,李光耀总理意识到,为了发展国家,必须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他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对新加坡独立国家的认可。最终,新加坡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并于1967年8月8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迄今为止,新加坡已与全球180多个独立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如今来到新加坡,许多人难以想象李光耀总理初任新加坡领导人时,这个岛国所面临的重重困境。由于英国撤走了几乎所有生产设施,新加坡面临失业;住房短缺;耕地匮乏;食物和生活用水依赖进口;石油等自然资源匮乏……李光耀总理凭借其右倾改革政策,帮助国家逐步控制了失业和通货膨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住房计划。新加坡的经济基础设施得到了发展,种族紧张的威胁得以消除,国防体系也得以建立。时至今日,新加坡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一些最发达的产业,例如:海港、造船和修船业、炼油业、精密机械加工和组装业。新加坡拥有12个主要工业区,其中最大的是裕廊工业区。新加坡在电子计算机驱动器和半导体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新加坡也是亚洲领先的石油炼制和转运中心。在文化、卫生、教育、环境、交通等方面,这个岛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足以说明新加坡目前各方面的发展。
人们常常把经济建设比作盖房子,地基的第一块砖必须打好,房子才能稳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近年来,尽管世界经济起伏不定,新加坡经济依然保持稳定,这其中的功劳莫过于李光耀总理。他卸任总理(1990年)并出任其他职务后,仍然对新加坡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最近,新加坡人民和世界各国都特别关注他的健康状况,这充分证明了他作为这个美丽富饶岛国经济建设者的贡献。
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