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网上购物时被骗,谁来保护您?
(Baonghean)- 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网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网购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骗局,大多数受害者——也就是买家——都“承受着后果”。
许多骗局
2018年5月中旬,安城县观赏植物协会会员武廷建先生向《义安报》记者举报,他通过Facebook购买观赏植物时被骗走300万越南盾。据他所述,他上网时看到一个名为“Que Hoa Lan”的Facebook账号出售兰花。武廷建先生非常喜欢兰花,于是决定订购一些来养护。该账号所有者给出的价格是300万越南盾,并要求他先转账后发货。
![]() |
Facebook 用户 Chien Vudinh 被指控在网上被骗购买观赏植物。 |
钱先生相信了此人,并转走了全部款项。然而,他表示,收到钱后,该网络卖家就在Facebook和手机上屏蔽了他的账号。到现在快20天了,货物还没到,卖家也一直处于……联系不上的状态。
由于非常沮丧,Chien 先生在个人 Facebook 页面上分享了这个故事,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其他人评论说他们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其中有些人也被 Facebook 帐户所有者“Que Hoa Lan”骗取了高达数千万越南盾的金额。
除了像钱先生一样担心转账后被“骗”之外,很多人还因为收到的商品质量和款式与购买时照片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而“哭笑不得”。大约一年前,也就是2017年7月,居住在宜风乡(宜禄县)的阮氏河(Nguyen Thi Ha,1991年出生)因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进行诈骗和侵占财产的迹象而被警方传唤。
在侦查机关,河某承认利用3个不同的Facebook账号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诈骗交易,意图侵占财物。其中一个名叫“Thanh Ngoc”的账号用于发布销售信息,另外两个账号用于购买商品。
![]() |
对象Ha在警察局。照片:撰稿人 |
当有人从“Thanh Ngoc”账户购买商品时,Ha会要求买家先通过银行转账,然后再发货。如果买家同意,Ha会继续使用剩余的Facebook账户从其他人那里购买价格和质量更低的商品,同时获取该买家的银行账号,并通过“Thanh Ngoc”Facebook账户转账给买家,并要求买家转账。
买家付款后,买家将直接与通过 Facebook 交易的卖家见面,购买商品并支付差价。价格较低且质量较差的商品将退回至“Thanh Ngoc”账户,买家将保留差价。
“很多人经常来我的脸书账户上买东西,因为同样的衣服,我经常在社交网络上以比其他地方更低的价格出售。我经常用很多电话号码联系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当顾客对商品质量和价格有意见时,我就会屏蔽他们的脸书账户,取消他们的电话号码。”阮氏河供认不讳。该嫌疑人利用这种伎俩,在全国多个省市与众多受害者进行买卖活动,涉案金额估计达数千万越南盾。
这只是众多网购诈骗案例中的两个具体例子。事实上,许多网购诈骗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买家收到丢失的商品、商品损坏后未退回、延迟送达、无故取消订单,甚至在运输过程中调换或替换商品。
保持警惕,避免落入陷阱
不可否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习惯。无论是家庭主妇、上班族还是任何人,他们都可以节省购物时间,只需坐在一个地方,选择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点击几下鼠标,然后等待送货上门即可。然而,网上购物也存在许多潜在风险。
在网上交易时,买家看到的只是图像,这些图像可能只是象征性的图像,无法准确反映所售商品的真实情况。此外,在线卖家可以同时创建多个虚拟账户,用于交易、聊天和销售。如果他们没有真正彻底地调查卖家,在线买家就可能成为被利用的“猎物”。即使他们发现了欺诈行为,也很难追踪和识别实施欺诈行为的主体。
![]() |
此外,网络销售管理仍然存在漏洞。只需一个社交网络账户,任何人都可以发布销售信息,而无需任何机构检查或控制商品的质量或产地。
另一方面,买家在向有关部门举报该行为时,核查处理的问题也遇到诸多困难,因为账户登记的姓名往往不真实,或者实施该行为的群体众多,但行为地点不在同一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利用互联网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对行为进行掩盖。
当网络购物法规仍存在诸多漏洞时,网络买卖的世界熙熙攘攘,但买家却得不到充分的保护。用户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持理智,选择信誉良好的购物地址,清晰地披露地址、卖家身份以及清晰透明的付款方式。必须牢牢掌握交易条款和条件的信息,尤其是保修、退货、退款、配送等条款……
此外,购买前您需要仔细了解产品信息,例如其产地、功能以及之前客户的反馈。尤其要小心那些虚拟网站、未经授权的网站,它们会要求客户提供过于具体和详细的个人信息;如果客户完全疏忽大意且缺乏警惕,这可能会成为信息盗窃的一种形式……
《刑法》第139条对诈骗、侵占财产罪规定如下:
“任何人以欺诈手段侵占他人价值200万越南盾至5000万越南盾以下的财产,或侵占200万越南盾以下的财产,但造成严重后果,或因侵占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被判犯侵占财产罪,其犯罪记录尚未消除,但继续违法的,应受到3年以下非监禁改造或6个月至3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