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中国下一个经济崛起?
(Baonghean.vn)——中国计划通过“智能制造”和“工业4.0”取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2049年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这对其他工业化国家意味着什么?
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领导的国务院最近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是一项通过自动化和全面技术改进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国家级战略。这是中国经济愿景的一部分,即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转而更多地依靠服务和智能工业制造。
这项为期十年的战略预计将帮助中国经济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制造业。该战略涵盖改革、技术和产业整合、强化工业基础、推广中国品牌以及绿色制造等计划。
该战略还旨在推动中国未来希望成为领导者的十大关键行业取得突破,包括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铁路和电动汽车。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计划继续国家主导的创新,并提出到2020年建立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扩展到40个。
![]() |
中国计划到2025年提高制造业产量。图片:新华社。 |
这一新愿景表明,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现在是时候转型其传统制造业,以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了。“这些新举措反映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全球分析公司IHS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表示。“其他亚洲市场正在崛起,而中国的生产成本却在上升。”
灵感源自德国
这一宏伟战略的主要灵感来自德国的“工业 4.0”概念——这是一项去年启动的计划,旨在通过全球互联的生产链和工厂来提高竞争力。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研究员约斯特·伍贝克(Jost Wübbeke)表示:“德国的‘工业4.0’计划正在影响中国国内关于工业现代化和竞争力的讨论。” 北京和柏林也建立了牢固的双边关系。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来源之一。
事实上,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德两国政府一致同意,2015年将是创新之年,“推动工业4.0将成为共同议程的核心”。
世界经济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但中国仍需克服诸多挑战,包括提升数据和网络安全,以及提供更快的网速以跟上快速增长的数据流。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在未来10年内只能部分完成。
但北京方面似乎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目前正计划分两个阶段推进,旨在将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超级大国”——分析师伍贝克认为这一目标是现实的。
“尽管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但中国极具活力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产业创新。中国未来将拥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创造出能够与领先技术提供商竞争的技术,”MERICS专家表示。
那么,这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一方面,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似乎将受益于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带来的更优质、更廉价的产品。然而,一个关键的后果是竞争加剧——这意味着这一新战略可能对目前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占据优势的工业化国家构成威胁。
比斯瓦斯表示,一些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已经加剧,比如高铁——中国正在与欧盟和日本争夺发展中国家的订单。
守江
(据德国之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