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苦竹笋
(Baonghean)——近日,奇山县和祥阳县高原地区的人们兴致勃勃地前往森林采摘苦竹笋。苦竹笋季从农历一月持续到三月。如今,苦竹笋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在歉收季节度饥,也已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特色美食……
苦涩……一个爱情故事
坐在火炉边,Tuong Duong 乡 Luu Kien 村的 Luu Phong 村长梁文权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苦笋的童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南莫河流经的地方,人烟稀少,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深爱着对方。只是有一点,男方家境贫寒,女方家境富裕。男方家来提亲,女方家不同意,就让男方带一百块银子、三头大公水牛、十头肥猪和三百公斤糯米去接女方回家。男方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娶女方,只好离开了。他愤慨不已,背井离乡,穿越森林溪流,来到哀牢之地打工赚钱,并承诺三年后回来娶她。
![]() |
苦竹笋随处可见卖。 |
他离开的那天,她在家里等着,盼着三年后他能回来接她。父母不忍心看到女儿在异乡等待一个生死未卜的穷男人,便强迫她嫁给邻村的富翁,但她坚决拒绝。她告诉父母,如果三年后他不回来,她就答应他们的安排。
漫长的三年在她期盼和等待中过去了,他却依然没有回来。时间到了,隔壁村的新郎家来接她。她伤心地请求父母让她去南莫河洗头,然后再跟随丈夫。然后,她朝着夕阳走去,不知身在何处。她的脚步渐渐带她登上了高山。寒夜和饥饿让她倒在高山上,变成了一棵竹树。但这棵竹树只在春天才会生出竹笋,那竹笋的味道,如同她的爱情故事般苦涩……
高地特色菜
走进吕建乡(Tuong Duong)吕风村,看到一群人辛苦劳作了一天后,正扛着竹笋回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吕风村的卢文舍先生兴奋地说:“现在正是竹笋初熟的季节,竹笋很容易找到,越到后期就越难找到,我们得走一整天才能找到一点。” 他和妻子一大早就出发了,只摘了30公斤左右的竹笋。听说他和妻子去摘竹笋,村里的人也来了。男人们把竹笋烤着喝,配着酒;女人们把竹笋捆成小捆,分给村里的人;还有一些孩子围坐在一起,剥着竹笋,生吃着,津津有味。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舍先生高兴地说:“下这样的雨,竹笋长得真快。”
![]() |
新笋季的喜悦 |
苦竹笋与笋、竹子、竹笋……都有亲缘关系,但它们的特点是只生长在寒冷的高地。苦竹笋深深地扎根在地里,坚韧不拔,仿佛在考验着采摘者的意志。人们采摘竹笋的工具是锄头、刀和铲子。采摘苦竹笋不像采摘竹笋那样简单,只需水平切开即可,而要采到苦竹笋,则需要深挖。祥阳乡柳建乡的梁文权长老说:“把苦竹笋带回家可不简单。清晨公鸡打鸣时,你就得扛着铲子去林里,用力地挖,直到挖到满为止。等你回到家,公鸡已经在鸡笼里睡着了。”
![]() |
剥竹笋 |
苦笋种类繁多,有些小如手指,吃起来苦中带甜。这种苦笋多生长在高山密林中,无需像其他品种那样挖取。至于那种像成年人小牛犊一样大的苦笋,则需要挖到地底深处才能采到。这种苦笋的特点是越往上越苦,而地下的部分则越甜。罗文舍先生说,并非所有人都能区分苦笋的种类。大个的苦笋也有苦和不苦之分。泰国人大多称这类苦笋为“nô khốm”,但表皮呈紫色的“nô khốm”苦味较轻。至于表皮呈黄色的“nô khốm”,无论在地下还是在高处,味道都很苦。因此,购买竹笋时,买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但最好仔细询问当地人哪些是苦的,哪些是不苦的。
![]() |
烤竹笋 |
春寒料峭,坐在当地居民的红火炉旁,享用烤竹笋,真是惬意。罗文舍先生说:“低地人带回来的竹笋,不知道怎么处理,但这里人的传统菜肴,是水煮、炭烤或用槟榔叶熬汤。其中,炭烤苦笋是最受欢迎的。”我们一边品尝烤竹笋,一边听他像专业的高原厨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地居民常做的苦笋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享受着这令人惊喜的美味。
据他说,生火时要选择炭火旺的柴火。炭火旺的时候,把苦笋放进去,盖紧。等到笋皮焦黑,用手轻轻捏笋尖,感觉软糯,就是熟了。苦笋的香味和炭火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至于煮笋,据他说,低地人经常会先剥皮,再切成小块再煮。这样会损失掉竹笋鲜美的甜味。要想做出美味的煮笋菜,带回家后一定要带皮洗净,再放入锅中煮,才能保留野生竹笋的鲜甜和浓郁的风味。
这个季节,从祥阳县到奇山县芒县的7号国道沿线,村民们卖的苦笋很多。季节初,每公斤苦笋的价格大约在8000到10000越南盾之间,进城后价格会更高,但买主总是络绎不绝。有人买来自己吃,有人买来送人。品尝完山里特产,我们告别村民,各自买了一些苦笋,准备送给山下的亲人。回家的路上,刘风村的妇女们还叮嘱我们:“回家后记得把竹笋煮熟了吃,别放超过三天,不然就不好吃了。”看着带回来的竹笋,我突然感到像收到礼物的孩子一样开心,更加爱上了义安西部的山林和人民。
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