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性招聘伎俩
(Baonghean.vn)- 丁曾在一家劳务输出公司工作,他利用熟人关系,使用各种手段招募工人并侵吞财产。许多受害者不得不从银行借钱给丁,但仍然没有得到承诺的工作。
清章县清美乡居民陈春松先生早早来到法庭,难掩悲伤。一年多来,他的家人一直焦躁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偿还从银行借来的1亿多越南盾。今天(2月21日),省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他作为原告的财产诈骗案。受审的被告人是阮文定,1985年出生,家住宜风乡(宜禄)第9村。
据文件显示,2012年,阮文定在荣市一家劳务输出公司工作。为了挪用公款,阮文定利用熟人关系,创建了一个名为“vieclamnghean123”的账户,发布招聘工人的信息,目的是让工人前来应聘或申请出国工作。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阮文定共骗取并侵吞了6人的财物,共计8.45亿越南盾。
![]() |
被告人阮文定在法庭上。图片:黄林 |
此前,2015年6月,Tung先生通过熟人认识了Nguyen Van Dinh(家住宜禄县宜风乡9村)。Dinh夸口自己有很多熟人,可以为刚从银行学院毕业的女儿在荣市一家医院谋个职位。Tung先生如同“被木桩扎死”一样,打电话给Dinh,Dinh告诉他,为Tung先生的女儿在医院谋个会计职位需要1.5亿越南盾。如果Tung先生同意,就必须先付5000万越南盾作为押金。
几天后,Tung先生在一位熟人家中给了Dinh 5000万越南盾和一套文件,让他帮Tung先生的儿子找工作。Dinh意图侵吞Tung先生的钱财,多次骗取Tung先生1亿越南盾。Dinh总共从Tung先生手中挪用了1.5亿越南盾。
然而,董先生并非唯一一个被阮文定(Nguyen Van Dinh)用精妙手段诈骗的受害者。文定本人曾在一家劳务输出公司工作。他利用与多人的关系,想出了一个圈套,创建了“vieclamnghean123”账户,发布招聘工人的内容,诱骗工人报考。文定还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引诱“猎物”落入圈套。
2014年4月,范氏黎(Tan Ky郡居民)偶然上网,在“vieclamnghean123”网站上看到一条招聘信息,内容是义福乡卫生站(Tan Ky)有职位空缺。黎女士拨打了页面上的电话号码,与丁先生见面,得知应聘义福乡卫生站的工资为1亿越南盾,需缴纳5000万越南盾押金。
黎女士听后同意了,并开始借钱找工作。几天后,黎女士来到丁先生位于宜风乡9村的家中,给了丁先生5000万越南盾和一份工作申请表。然而,丁先生拿到黎女士的钱后,却没有遵守承诺,将这笔钱用于个人开支。由于担心黎女士会报警,丁先生向黎女士支付了2000万越南盾。
阮文庭还用同样的手段骗取了清章县行林乡居民高端海2.5亿越南盾。2015年4月,阮文庭到荣市一家商店复印文件,购买了一套人民公安部队的申请文件。2015年5月,阮文庭利用这份申请文件,策划了诈骗和挪用他人钱财的阴谋。他在“vieclamnghean123”账户上发布了“招聘公务员”的帖子,并在Chovinh.com网站上发布了两个电话号码。
帖子发布后,高端海先生给丁先生打了电话。电话里,丁先生得知高端海先生想应聘国家机关的司机职位,便答应了,并安排在荣市一家咖啡馆与高端海先生见面。两人在荣市见面后,丁先生说,省警察局有一个司机职位空缺,工资是2.5亿越南盾,如果同意,需要支付1亿越南盾的定金。
第二天,海先生和妹妹在咖啡店与丁先生见面,商讨工作事宜。丁先生骗海先生说自己认识省警察局的领导,并承诺给海先生在省警察局找一份司机的工作。为了让海先生和妹妹信任自己,丁先生拿到钱后,便出去说要把钱交给省警察局的领导。丁先生回来后,告诉海先生,他已经把钱交给了领导,并骗他们说钱已经收到了,海先生一定能得到这份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先生继续耍花招,从海先生那里骗取了更多的钱,总计2.5亿越南盾,但他并没有履行承诺,而是将其用于个人开支。
由于受害者急于讨回钱财却无力偿还,他们逃离了该地区。2016年8月10日,阮文定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回到家乡,向宜禄县警察局自首,希望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
尽管丁已经骗取了数亿越南盾,但他表示,如果有机会,他还会继续骗取别人的钱财。“起初,我在社交网络上注册了一个账户,想骗取钱财,但没想到这么容易。看到很多人向我借钱,我害怕被举报,所以把一部分钱退还给了受害者。剩下的钱我都花光了,因为实在没钱再还了。”丁在法庭上作证说。
人民法院以诈骗、侵占财产等违法行为,判处阮文定有期徒刑11年,并责令其向受害人赔偿其侵占的全部款项。
阮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