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央的海眼
(巴恩赫安)——距大陆近20海里的马岛,如同大海的眼睛,日夜守护着义安省的海天一色。战争年代,这里是一座英雄小岛。和平年代,马岛混合营官兵秉承传统,日夜紧握枪支,积极备战,为在风暴中坚守海上家园的渔民们提供支援。
早上7点,我们从会海港跟随15-11-14号军舰前往马岛。虽然受冷空气影响,天气寒冷,但温暖的阳光透过船头翻滚的海浪斜射在岛上。甲板上,战士们一边聊天,一边用麻袋盖住几头猪、几只公鸡,一些装有大米、洋葱、蒜干和其他生活用品的麻袋则被海浪打湿了放在地上。杨德勇大校熟悉外海的风浪,他说,到岛上访问和补给的军舰很频繁,但这艘军舰很特别,因为它除了运送常规的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外,还承载着祖国大陆军民在越南人民军建军节(12月22日)之际对岛上战士的深情厚谊。
![]() |
载着生活必需品的船即将抵达该岛。 |
刚过努古岛,海浪就变得异常汹涌,一波一波地涌来。海面波涛汹涌,但军舰依然平稳地在波涛中航行。在船舱里,尽管船身摇晃,乘客们也都满脸焦虑,但船长邓依然保持着镇定……
![]() |
士兵们准备欢迎舰船抵达该岛。 |
经过两个小时的航行,我们终于看到了马特岛。远远望去,这座岛屿巍然屹立于大海中央,仿佛随时准备迎接风暴的侵袭,象征着卫国海空将士们的坚强意志。靠近码头,“意志坚定,行动稳健——保卫祖国海洋岛屿主权”的字样在悬崖峭壁上逐渐显现,让初次登岛的人们感到兴奋、自信,晕船的症状也随之消失。欢迎仪式就在码头脚下庄严而感人地举行。几分钟后,从指挥员到士兵们,悄无声息地卷起袖子,有的扛着包裹,有的扛着米袋,有的牵着猪和鸡,齐心协力地将生活必需品搬到了岛上。通往岛屿的道路高耸入云,但看到用天然石板砌成的祖国地图旁庄严书写的标语,许多人都忘记了攀登陡峭水泥台阶时的疲惫和艰辛。岛长丁春林少校表示,刻在石头上的标语和地图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在越南的版图上,马特岛具有非常特殊的战略地位,它是守卫祖国海空的哨所,也是通往大陆和南部各省物资弹药的中转站。在抗美战争期间,马特岛遭到猛烈炮火袭击。然而,马特岛的数百名官兵不畏艰辛,浴血奋战,屡建战功,牢牢守护着义安省东部的海空。岛上官兵并肩作战,英勇奋战30余场,击落飞机15架,烧沉军舰和突击艇9艘,抢救民船3101艘,救出遇难者137名等。马特岛于1973年被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党和国家授予马特岛众多军功勋章、各级军功章以及数百份各类奖状和嘉奖。
![]() |
在岛内烈士纪念馆为英雄烈士默哀一分钟 |
岛长丁春林少校一边讲述着岛上的英雄传统,一边带我们到位于指挥中心附近的岛上烈士陵园上香。当介绍刻有烈士名单和岛上抗美援朝传统的两座石碑时,岛长的眼睛仿佛沉了下去:“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有9名官兵牺牲,还有许多人为了岛屿的完整,为了保卫祖国的事业,为了保卫祖国的海洋和岛屿的主权,不得不留下一部分遗体。烈士们牺牲时还很年轻……”
![]() |
运输货物到岛上 |
突然,警铃声此起彼伏,身穿迷彩服、手持枪支、头戴钢盔的士兵们奔跑着强劲的步伐。岛长丁春林和政委陈文草说,这正是马岛混成营官兵训练备战的时刻。我们继续攀登数百级陡峭的水泥台阶,到达海拔218米的马岛最高点,亲眼目睹了85毫米和12.7毫米炮兵连的训练。天气凛冽,但每个人都汗流浃背,眼睛紧盯着瞄准镜,耳朵紧贴着指挥官的每一个指令。看着年轻军人在飘扬的国旗和“不让祖国在海空形势下措手不及”的口号下,热情训练的形象,坚定有力、动作稳健的形象,在马岛训练场上的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感动和自豪。
![]() |
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警惕 |
今年19岁,入伍一年的85毫米炮兵营营长黎文平,一脸稚嫩,与他指挥队员训练时那种豪迈成熟的气势截然不同。他透露,近一年前,刚到马特岛时,和许多新兵一样,他感到很失落,因为远离祖国和家人。但随着逐渐适应了风雨飘摇的环境,了解了岛上的英雄传统,不知不觉中,这位来自义丹县义新乡的年轻人,在岛上找到了家的感觉。“两个月前,我终于可以休假回家了。见到父母和大家,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比以前成熟多了。如果我服完兵役,有机会长期在部队服役,我会主动请缨去马特岛,为守护祖先留下的海洋和岛屿贡献自己的力量。”黎文平坦言。
![]() |
巡逻 |
马特岛混成营官兵不仅训练有素、随时准备作战,坚决保卫祖国的领空和领海安全,在增产增收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马特岛坡度较大,70%的土壤为岩石,缺乏增产所需的淡水和土地是必然的。然而,他们发扬“粮食充足才是强军”的精神,攻坚克难,克服困难,学习岛上官兵的优秀榜样和聪明做法,比如打造石梯田式菜园、搭建葫芦和南瓜棚架、冬季将茉莉花根部留在室内……如今,马特岛已成为增产增收的亮点。全岛目前有25个绿色菜园,种植当季蔬菜; 20个葫芦、南瓜、茉莉花棚,60头猪,40只羊,15头牛,650多只家禽。每天,在按规定完成训练和武装巡逻后,岛上官兵们撸起袖子,努力增产。在惊涛骇浪中,这些数字是英雄眼岛官兵在训练场上历经艰辛训练后取得的成果。
![]() |
牢牢握住枪,保卫祖国的海天 |
近年来,垫岛混合营是学习、实践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的典型单位。如果说前几年全岛上下积极拼搏,积极开展“炼道德,练才艺,奋发图强,向胡伯伯献礼”等运动;“践行胡伯伯教诲,争创五一三无”等运动,每位官兵都以实际行动践行,那么2013年,垫岛正处于“三大突破”的高峰:提高训练质量,严守纪律;提高干部、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的能力和责任感;建设各级专门机关、模范单位和正规单位。落实“三大突破”的内容,全岛每位官兵力争出色地完成所有被赋予的任务,模范地遵守机关、单位的纪律和命令……
该营政委陈文草上尉表示,岛上学习和践行胡伯伯榜样的运动已产生连锁反应,从士兵到指挥员都受到了积极影响,每个人都采取了具体实际行动。随着每个年轻士兵在训练、部队建设、培养道德、对工作负责、对干部和人民负责等方面提高认识,许多干部、指挥员也调整了作风、方法,更好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去年11月,该营干部士兵自掏腰包,用于修复被海浪冲毁的从码头到岛上的道路;捐款2000万越南盾,用于帮助一名处境困难的士兵家属等。
![]() |
照顾菜园 |
巡逻队一位年轻的战士指着停泊在岛脚下避风的渔船告诉我们:“每当风浪来袭,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大浪,马特岛周围的码头和避风阵地都成了省内外船只的安全港。岛上官兵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帮助海上遇险的渔民脱困。近日寒流期间,岛上官兵不畏艰险,成功救起琼琉县一艘搁浅、濒临沉没的渔民渔船。另有5名在海上遇险的渔民也及时获救,经营医务室医生急救后,紧急转运至大陆救治……”
石灰岩山脚下的码头上,靠近岸边,有一座容量为10立方米的专用蓄水池。蓄水池上方有许多用石板雕刻而成的小凹槽。陈文成副政委说,为了拥有这座蓄水池,岛上无数战士挥洒汗水,辛勤劳作,凿出天然的石槽,用水泥筑成小水渠,并将从石灰岩中流出的每一滴淡水悉心收集到蓄水池中。这看似简单,但对于长期在海上捕鱼的渔民来说,却是重要的清洁水源……每逢12月22日、国庆节或胡伯伯诞辰等节日,岛上的战士们来打水时都会收到渔民们的礼物。礼物虽然只是几条刚捕捞上来的鱼,但每位官兵都非常珍惜,因为这是渔民们的心头好,是军民鱼水形象的体现。
“战争年代,马岛是英雄的堡垒,是一座铜墙铁壁的堡垒,令海空敌人闻风丧胆。今天,岛上官兵依然紧握武器,随时准备战斗,在任何敌情面前绝不被动,坚决保卫祖国领空领海安全,成为渔民在海上风暴中坚强的后盾,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不辜负半个世纪英雄小岛的传统”,岛长丁春林说道。
光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