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命令
(宝安)——省军事指挥部在烈士遗骸搜寻队的每一位官兵身上,始终秉持着将越老两国崇高的友谊永远铭记于心,将永不磨灭的兄弟情谊发扬光大,竭尽全力寻找并让阵亡的兄弟安息于祖国的决心和意志……对他们而言,这是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命令。
![]() |
| 在老挝川圹省芒坎县蓬赛山顶寻找烈士遗骸。 |
二十多年来,义安省一直组织和开展搜寻在老挝牺牲的越南志愿军士兵和专家遗骸的工作。根据任务安排,主要搜寻区域位于老挝川圹省,该省与义安省接壤,边境线长达198公里。川圹省面积16850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此外还包括桑通-隆城地区(原万象省,现为新成立的赛桑本省的一部分)。在抗法抗美战争期间,川圹高原(海拔1500-2000米,桑通-隆城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仅在川圹高原,就有超过13000名越南志愿军士兵英勇牺牲。这些烈士主要来自第316师、第312师和工程司令部……
在2013-2014年的旱季,义安省烈士遗骸搜寻队积极在指定区域内搜寻阵亡将士。该队将人马分成10个方向,前往龙城、三通、帕赛、芒伯、芒坤、芒莫、塔通、农赫、富库、芒坎等地进行搜寻和遗骸收集。秉持着“尽全力搜寻,因为许多烈士家属没有太多时间等待”的愿望,在2013-2014年的旱季,该队在设定的91座墓穴目标中找到了88座。其中,9座墓穴中刻有姓名和籍贯(4座墓穴已知姓名和籍贯;2座墓穴有姓名但无籍贯;2座墓穴有姓名但无籍贯;1座墓穴姓名和籍贯均已知)。在搜寻工作日益艰难的情况下,搜救队官兵的努力值得称赞。随着搜寻工作的推进,已发现的烈士墓数量增至近12000座。但与各部队移交的名单和墓地分布图相比,仍有1000多座越南志愿者和专家的墓地尚未找到或无法挖掘。
为取得上述成果,第四军区、义安省特别工作组及老挝其他省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义安省军区烈士遗骸收集队政委陈文芳中校表示:接到上级指示后,队内党委、领导、官兵都决心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必须指出的是,收集工作得到了邻国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切实关注和支持。各地定期召开工作组会议,分配任务给各单位,协助收集越南士兵遗骸。许多县村都派出民兵队伍随行,协助挖掘土地、清理森林和进行搜索。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老挝方面也负责安全保障工作,并参与核实收集调查的信息来源。收集队的工作重点是收集信息。收到情报后,士兵和向导前往村庄与当地官员会面,商讨并确认有关墓地的信息(时间、发现者、发现原因以及墓地特征),以便进行遗骸收集工作。在组织过程中,部队邀请了知晓烈士安葬地点的人员一同前往。
除了物资收集工作外,该团队还承担着建设基地、帮助老挝各驻地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重任。从建立经济模型到组织民兵训练,他们为病人诊治、提供药物、指导卫生;指导他们如何高效地发展畜牧业、农业和蔬菜种植……这些帮助不仅来自上级指派的任务,更源于越南人民对老挝兄弟的真挚情谊。我们的士兵在对待每一位老挝人民时,言行举止都体现着尊重、礼貌和高尚的品格,同时也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和谐与坦诚。士兵们视老挝人民为家人,与他们同甘共苦,共同吃饭、生活、工作。正因如此,老挝人民理解了胡志明大叔麾下官兵的为人,并随时准备为团队完成任务提供帮助和创造条件。在2013-2014年的旱季,团队为农赫县的学生和川圹省丰沙湾镇的军事总部建立了两个畜牧种植经济模型。具体来说,包括饲养8头牛、2头猪、40只鸭,并建造了畜舍、池塘和示范菜园等设施。劳动日、牲畜和农作物的总价值超过1亿越南盾。
烈士遗骸搜寻收集队队长冯玉芳中校表示:搜寻收集工作只能从今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其余月份是雨季,无法进行挖掘工作。雨季期间,部分驻老挝的队伍将集中精力收集基本信息,寻找知晓墓地情况的人员——这项工作同样艰巨危险,因为邻国的道路状况仍然很差,山地地形经常发生滑坡,路面湿滑;此外,还要动员那些曾经或现在仍在邻国参与反革命匪帮活动的人员……
目前的困难在于,地势有利的烈士墓地大多已被搜寻完毕,剩余的墓地则位于高山、密林以及河流溪涧等极其危险的地区。附近有墓地的村庄也知之甚少。同时,恶劣的天气、时间的侵蚀以及村民的耕作活动导致许多墓地下沉、被冲毁、夷为平地或失去了原有的标识。在许多地方,向导、越南老兵和村里的长者甚至都无法想象出墓地原先的位置。正因如此,村民们对墓地信息缺乏把握,也不愿向搜寻队提供。这就需要搜寻队定期与当地朋友协调,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并鼓励村民。村民们报告的许多墓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勘测工作耗费大量精力,而搜寻队的人员却十分有限。此外,在许多地区,土匪仍然活跃,随时准备向搜寻队开枪。
尽管困难重重,但当被问及感受时,撤退队的每一位官兵都毫不畏惧艰辛。过去和现在,撤退队的每一位官兵都一样,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对那些为两国永续长存而牺牲的先辈充满感激。撤退队士兵阮文南中尉坦言:“你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为了两国兄弟情谊的永恒,而牺牲了。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必须肩负起责任,坚定决心,将先辈的遗骸带回祖国。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道德准则。”……我们曾有机会跟随他们参与之前的撤退和搜寻工作,因此更加清晰地看到并理解了他们所做的神圣工作。撤退队的士兵们不敢用锄头用力挖掘,不敢用铲子挖得太深,他们小心翼翼地拨开每一层岩石,捧起每一捧松软的泥土。他们凭借以往的搜集和搜寻经验,结合对敌我双方进攻方向和藏身之处的科学判断,展开了搜寻工作。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群众动员,从投降的匪徒口中获取有关坟墓的信息。
2014-2015年的旱季即将到来,烈士遗骸搜寻队的官兵们正竭尽全力搜集信息,执行上级交办的任务,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当他们得知先祖长眠于此,却无力挽回时,脸上不时浮现出汗珠,甚至流下“自责”的泪水……来自那沙洞(芒坎县)、农胜洞(普库县)、普比亚山脉越南洞穴以及被洪水淹没的南俄地区的先祖的呼唤,依然不断激励着烈士遗骸搜寻队的官兵们坚定地踏上征程。
Thanh Son - Do T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