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花开,农民“遭遇双重损失”
(奉先)——截至12月底,新岐县的甘蔗收获面积与全县甘蔗总面积相比微乎其微。双康甘蔗股份公司(简称工厂)长期以来收购甘蔗的方式,让蔗农感到沮丧。尤其是大部分未收割的甘蔗地如今已枯萎,让蔗农感到如坐针毡。新岐人对甘蔗已经失去了兴趣。
这些天,走在新岐县的甘蔗田里,随处可见洁白的蔗花,如同山坡上的芦苇。蔗农们坐在甘蔗花海里,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公司下达收割甘蔗的命令。在岐山、新山、香山、义福……的甘蔗田里,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正在收割甘蔗。一年的辛勤劳作,到了收获的日子,本该是兴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悲伤。悲伤是因为工厂收购的甘蔗价格便宜,杂质少,糖分低……
![]() |
由于甘蔗同时开花,Tan Ky 居民担心甘蔗产量会下降。 |
奇山乡雄强一村阮氏海女士愤慨地说:“我家有近1公顷甘蔗地,品种有新大阳和MI,今年预计能收成40吨左右。10月25日,工厂下达了购买1车甘蔗的订单。甘蔗装车后,家人把所有甘蔗交给司机,送到工厂称重计量。司机随后告诉家人称重结果:15.5吨甘蔗,乘以一级甘蔗价格82万越盾/吨。这车甘蔗应该值1270万越盾,但工厂扣除了6.2担杂质,家人拿到了1130万越盾。地里剩下的甘蔗什么时候收割还不得而知。” “从11月初开始,甘蔗就出现白旗了。”海女士担心,去年也是一样,4月30日她家收了最后一车甘蔗,而当时甘蔗已经开了4、5个月的花期,田地中间的蔗株已经干枯,所以甘蔗减产幅度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来到基新乡田南一村,村长阮国越的家里,很多人来找我们抱怨工厂收购甘蔗的方式。梅香戴家在同一块地里种了1.2公顷甘蔗,每天收割两车甘蔗。工厂测得第一车甘蔗的糖度为1级,但第二车甘蔗的糖度只有3级(两车甘蔗收割时间相隔1天)。这让基新乡许多甘蔗种植户“忍气吞声”。此外,工厂扣除的甘蔗杂质太多,一车10吨以上的甘蔗,工厂要扣除6-7公担的杂质。村长说:“往年甘蔗价高的时候,人们可以把蔗稷留长,但现在甘蔗价这么便宜,就没人傻到把蔗稷留长了。他们会把蔗稷砍得很深,留一些稷和叶子给水牛和奶牛吃,这样更有利。所以,工厂说人们把蔗稷留长,这是不对的。”
甘蔗种植户过于依赖工厂,而甘蔗价格低廉,种植甘蔗的利润不如其他作物。因此,在田南一村,今年甘蔗收割后,许多家庭会放弃种植甘蔗,改种玉米。就连村长阮国越家,今年也种了近1公顷甘蔗,但明年他会把所有土地都改种玉米、花生和豆类。因为种植这些作物收入更高,难度也更小。跟随村民来到田南一村连勇和伯斗的甘蔗田,村民们说,去年12月初收获了2公顷多甘蔗,但今年快到12月底了,他们仍然“原地踏步”。甘蔗开花了,人们像坐在热炭上一样。农民两头都亏,不仅糖分低,杂质也多,甘蔗价格也跟着低。他们说厂里很关心蔗农,但厂里几年前就承诺修建通往田里的路,到现在还没修,所以人们为了收割甘蔗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新富乡统一村,甘蔗是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主要作物。全村130户人家,460人,水稻总种植面积只有10公顷,但甘蔗种植面积却高达70公顷。目前,甘蔗田已全部开花,部分田块已收割。统一村村长范文焕表示,往年甘蔗曾是给村民带来富裕的作物,但现在情况已大不如前。范文焕说:“甘蔗开花不能怪宋昆糖厂。不过,鉴于目前的情况,糖厂应该及早制定收购计划,帮助村民避免损失。然而,据村民反映,统一村的甘蔗收割订单非常少,因为他们要从县外收购。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糖厂受益,村民受损。”
新记县的蔗农算了一笔账:种1公顷甘蔗,种子、肥料、石灰等投入近3400万越南盾……如果按照该县平均甘蔗产量55吨/公顷计算,目前一级甘蔗价格为82万越南盾/吨,那就得投入4500万越南盾。这样一来,蔗农每公顷还能赚1100万越南盾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收割的租金、照料的人工费……收割1吨甘蔗,一家至少要租15万越南盾,在路途崎岖的地方,还要租“老虎蔗”到集蔗地,费用非常高昂。比如田南一村,近年来,人们把重点放在甘蔗种植上,全村的甘蔗种植面积已经接近30公顷。厂方多次承诺修建原料路供群众运输甘蔗,但多年过去了,村里的蔗田里,泥泞的甘蔗运输路依然存在,厂方并没有出资为村里修建任何道路。
甚至连工厂借给蔗农生物肥料这件事也值得商榷。蔗农表示,工厂借出生物肥料是为了给困难户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当季投资种植甘蔗,但公司收取的价格与生物肥料的市场价格相比过高(据蔗农反映,目前生物肥料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5600越南盾,而公司收取的价格为每公斤7300越南盾)。此外,人们还不满工厂被迫借入肥料,而不是立即卖掉换钱,所以在甘蔗收割后,工厂还要扣这扣那,蔗农只剩下很少的钱。
据新祺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统计,目前该县甘蔗种植面积6850公顷,其中留茬蔗4344公顷,其中留茬蔗2234公顷,需要清除第三茬蔗茬,种植新茬或与其他作物轮作。新祺县2014年计划种植新蔗1800公顷,因此,新祺县2234公顷蔗料面积需要提前收割。不过,据了解,进入新榨季50天后,双昆甘蔗股份公司已经收购了15万吨甘蔗,其中新祺县收购量约为13.5万吨,其余均在县外收购。收集到的甘蔗面积相当于2450多公顷。因此,与明年种植新作物需要砍伐的甘蔗面积相比,这个数字相对合适。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田南一村还有20多公顷的超龄甘蔗尚未收割呢?不仅田南,其他地方的蔗农也非常沮丧,因为甘蔗已经超龄,却没有收割令。
新祺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王廷立表示,该县的主导思想是根据每户上一茬甘蔗的收割时间来安排下一茬甘蔗的收割。但事实上,长期以来蔗农和蔗厂之间并没有签订具体的甘蔗收割合同。对于种植了3年的蔗区,如果转种新的蔗区,蔗厂必须优先安排提前收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人民委员会从明年开始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地方与蔗厂的农业人员协调,签订具体的甘蔗收购合同,为下一茬甘蔗的收割做好依据。如果任何家庭发现农业人员没有按照合同时间安排甘蔗收割,他们就有理由向政府和蔗厂提出建议。人们需要直接监督并取得成果,而不应该把一切都委托给司机,这是甘蔗种植者长期以来的错误。
新岐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伯实表示,如果甘蔗因品种原因提前枯萎,公司需要选择耐久性较强的甘蔗品种,或者选择不枯萎的甘蔗品种来替代种植结构。如果甘蔗在收获前枯萎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从而给蔗农带来损失。
宋坎甘蔗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阮伯贵先生解释说:“甘蔗开花早,是因为今年甘蔗对天气比较敏感。今年雨水多,湿度高,再加上干燥,导致甘蔗开花早。今年榨季,公司于11月14日正式开榨,并于2014年4月30日结束榨汁(今年工厂的甘蔗产量从3000吨/天提高到3300吨/天)。因此,去年榨季截至12月31日,公司收购了10.2万吨甘蔗;而今年截至2014年1月5日,公司收购了15万吨甘蔗,其中90%在县内收购,其余在县外收购。
目前,该公司已签约220辆卡车,每天从原料区将甘蔗运输到工厂。该公司的原料区除了新记县(与工厂签约近6400公顷)外,还在清章县、安山县、安城县、杜良县和河静省香山县等5个县拥有2000公顷的原蔗。该公司严格按照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规定,清除甘蔗中的杂质(非糖物质),例如根、叶、泥土、稷等。此前,糖价高涨时,该公司不会清除甘蔗杂质,以使蔗农受益。近年来,糖价大幅下跌,迫使该公司清除杂质,以减轻公司负担。
对此,蔗农代表——双昆农业一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青雄表示:“工厂收购甘蔗后扣除杂质的做法很不合理,这是长期以来的做法。因为在甘蔗车还完好无损的时候,工厂就用甘蔗质量检测系统的钻头深入甘蔗车内取样进行糖度分析,那么甘蔗样品中当然含有杂质,所以在分析甘蔗样品时,这部分杂质已经影响了糖度。此外,工厂还会扣除甘蔗车3-4%的杂质,导致蔗农遭受双重损失。”
关于微生物肥料,Quy先生解释说:“公司一直提供给甘蔗种植户的微生物肥料是公司生产的,适合甘蔗生长阶段,因此公司以每公斤7000越南盾以上的价格出售。” Quy先生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因为没有任何主管部门证实过公司微生物肥料的特殊性能。
我认为,糖厂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和保护好其主要原料产地,不能“白白浪费”。管理者,尤其是甘蔗生产单位,应该制定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政策规划,密切关注甘蔗种植户的利益并与他们分享,力求实现甘蔗种植三方共赢的目标。当甘蔗产业面临困境时,甘蔗种植户愿意与糖厂分享,糖厂也需要与甘蔗种植户平等分享。
X.Hoang – N.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