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美味馅饼”: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Baonghean.vn)——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欧洲企业渴望进军伊朗市场。然而,据多家媒体报道,挑战俄罗斯和中国的地位“并非易事”。
![]() |
4 月 12 日,伊朗总统和意大利总理在德黑兰检阅仪仗队。照片:路透社。 |
澳大利亚网站《对话》将伊朗市场比作“一块大馅饼,但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因为伊朗核问题相关制裁解除后,伊朗正向西方国家敞开大门。
愿意在此投资的大公司包括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石油天然气公司壳牌、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和雷诺以及空中客车。
此外,各新闻频道还深入报道了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携能源、交通和防务领域企业上个月访问伊朗,以及欧盟高级代表携企业代表和七名欧盟运输、能源和工业事务委员访问伊朗的事件。
这些都是对恢复与伊朗经济关系有很高兴趣的信号。
![]() |
1 月 16 日,伊朗外交部长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在维也纳举行新闻发布会。照片:法新社。 |
然而,与中国和俄罗斯相比,欧洲显然仍面临许多不利因素,这两个国家都受益于制裁,目前在伊朗市场上“占据了稳固的地位”。
该网站指出:“伊朗的狂热受到与核协议无关的持续制裁的抑制,这些制裁很容易被应用于欧洲公司。”
这些制裁包括对导弹技术和常规武器的制裁、恐怖分子名单制裁以及针对任何与支持恐怖主义、弹道导弹、侵犯人权和地区不稳定(包括叙利亚和也门)有关的人的制裁。
根据白宫的指导方针,该网站还表示,任何被发现与特别指定国民(SDN)名单上有联系的人“都面临被切断与美国金融体系联系的风险,包括面临失去在美国银行开设的信托账户风险的外国金融机构”。
彭博社在对同一问题的另一篇分析中强调,出于同样的原因,欧洲最大的几家银行也希望远离伊朗,“不愿意接近与伊朗有关的企业,因为担心他们会在这个国家遭遇美国剩余的制裁”。
“尚未准备好在伊朗开展业务”的银行包括法国兴业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苏黎世瑞士信贷集团、荷兰国际集团和英国渣打银行。
因此可以说,“资金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外交的焦点”。
![]() |
一辆伊朗军用卡车运载着S-300导弹系统的一部分。图片:法新社。 |
这再次为中国和波斯湾贷款机构“从企业在伊朗的投资表现中获利”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和中国如今已牢牢占据了伊朗市场。中国一直在向伊朗供应其无法从西方进口的商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迅速访问伊朗,签署了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宣布了能源、贸易和工业领域的17项协议,”《对话》杂志报道。
伊朗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拉近了北京市场与中亚和中东之间的距离。
俄罗斯则专注于重启对伊朗的武器销售和核工业。据称,莫斯科在这片潜在土地上“占据着更强的地位”。基于这样的分析,两家媒体得出结论:“这对欧洲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富平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