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朝的木刻版画将被印刷并翻译成书籍。
阮朝木刻版画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献遗产,将被翻译并印刷成书。
1月3日,在林同省大叻市,越南国家档案馆第四中心举行仪式,接收阮朝木刻版画的世界文献遗产证书。木刻版画是越南珍贵稀有的文献类型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献遗产。
|
这份遗产证书由国家档案馆(内政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移交给国家档案馆第四中心(林同省大叻市叶桥街2号)。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12月16日在河内将证书赠予国家档案馆。
越南国家档案馆第四中心主任范氏惠女士表示,阮朝木刻版画是近200年前用汉喃文字反向雕刻在木头上的文献,用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越南印刷书籍,具有很高的价值,服务于现代越南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越南大部分阮朝木刻文献集中保存在国家档案馆第四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国家档案馆。该中心负责管理、保存和组织利用大量阮朝木刻文献,其中包括34,618块木刻版,共计55,318个雕刻面。
|
除了对越南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外,阮朝木刻文献在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如老挝、柬埔寨、泰国、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葡萄牙等)的历史文化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自1960年起,阮朝木刻版画从顺化运至大叻,保存在大叻档案馆分馆。在越南共和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木刻版画未得到妥善保管,有时甚至被浸泡在45厘米深的水中,导致其严重损坏。自1975年起,这些木刻版画被移交给越南南部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主席档案馆管理。
自1976年起,这些木刻版画被移交给国家档案馆(现为国家档案和档案局)。1988年以前,这些木刻版画保存在救赎主会大楼内。1988年以后,这些木刻版画被移至陈黎春别墅旧址(现为国家档案馆第四馆)。
根据遗留文献记载,阮朝木版画所用的木材为星苹果木、梨木、苹果木或芽洞木,木纹洁白,光泽如象牙。木版画上的雕刻技艺精湛,笔触细腻,宛如飞龙或凤凰。每一块木版画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献,更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
范氏惠女士表示,为了保存和进一步提升这份珍贵文献的价值,国家档案馆第四中心将在未来加强研究,采取适当措施延长木刻版的寿命,并翻译和出版这份文献中的书籍。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建造了一个独立的展厅,向研究人员、国内外游客介绍阮朝木刻文献;并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满足保护和推广这一珍贵文献的价值的需要。
据越南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