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苗族人民用大米制作的美味春节蛋糕
(Baonghean.vn)——每当春节到来,桃花盛开之时,也是越南义安省山区的苗族人民互相帮助制作传统“蒙”饼祭祖的时候。
![]() |
虽然和越南其他各民族一样过农历新年,但义安省奇山市的苗族人民在春节这天给祖先敬献的传统糕点却不是班春,而是“Dua tua”(达姆糕,Dua是糕,tua是达姆糕)——一种用生米捣碎而成的糕点,人们暂时称之为“苗”糕。 |
![]() |
制作“蒙”糕,必须选用洁白、黏稠、味道鲜美的新糯米,用冷水浸泡3至5个小时,然后舀入锅中煮熟。 |
![]() |
糯米煮熟后,倒入研钵中捣碎,直至光滑。蒙族人捣糕用的研钵是用结实沉重的树干制成,这样捣糕时更稳固,研钵的凹槽像猪食槽一样;杵也是用坚硬沉重的木头制成的。捣糕时,杵要用水清洗,以润滑糯米,防止其粘连。捣糕是男人的活儿,相当辛苦,需要很大的力气和技巧。因此,参与捣糕的人通常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 |
![]() |
糕捣得越彻底,越有弹性,越美味,保存时间也越长,用野侗叶包的糕更美观、耐用、香味更浓郁。 |
![]() |
当糯米变得光滑时,捣碎的过程就完成了。此时,包糕的工作只有女性才能完成。 |
![]() |
“大饼”是每年春节期间祭祖三大必备供品之一。按照蒙族人的信仰,生者一年四季可以忍受饥渴,但每逢节假日和春节,必须有牛肉、鸡肉、酒和大饼来祭祖。 |
![]() |
据奇山县那诺乡博木村的雄妮亚·武先生介绍,过去,蒙族人经常下田务农,整天在森林里打猎觅食。为了防止糯米变质变质,人们发明了这种糕饼带到森林里。如果放的时间长了,糕饼会发霉,但刮掉外皮,在热炭上烤一下,味道却非常鲜美。如今,“蒙”糕不仅是每年春节用来祭拜祖先的糕点,也成了高原市场上的热门商品,是送给有机会到山区旅游的游客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