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
(Baonghean) -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只知道从小到大,我每天清晨都会跟着姑姑和妈妈去寺庙拜佛。那时候,姑姑和妈妈常常会准备几根蜡烛、一盒香、一些水果、还沾着露珠的黄菊花……人们常说“小礼物,大心意”,虔诚地供奉在三宝寺。在这些供品中,似乎永远少不了用彩色玻璃纸精心包装的燕麦饼。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我很喜欢燕麦饼,先是玩着,然后吃着,那香甜的味道一直萦绕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哥哥经常会打我的头,批评我:“你真笨,全是淀粉,什么都不做,你怎么这么喜欢?”然而,多年以后,我不仅对燕麦饼情有独钟,对其他素菜也同样如此,当然,它们也都是“全是淀粉,什么都不做”的!
有时想想,我觉得自己多少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这可以理解,女儿和母亲关系很亲近。我母亲口味清淡,有时会不辞辛劳地去菜市场淘一些像芋头、大豆、蘑菇之类的乡村食材,再配上酱油、姜黄粉、胭脂树粉之类的香料,做一顿简单的素食,以备“心爱的女儿”打电话回家抱怨“妈妈,我吃腻了肉和鱼!”的日子。这种时候,每当我回家,母亲总会给我一碗热腾腾的糯米饭,配上几道素菜,有时是珍珠虾、五花肉,有时是香喷喷、肥而不腻的火腿片,还有蘸着酱油的炸春卷“下饭”,最后总会有一份“额外惊喜”,那就是一碗香甜可口的什锦蘑菇汤。至于我,我只能尽情享受,在妈妈慈爱的目光下,一边吃一边露出满足的笑容。妈妈几乎没动筷子,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她的孩子不仅吃着一顿饭,还吃着她全部的爱,偶尔会往我的碗里夹些菜,然后鼓励我再多吃一点。
![]() |
简单却令人难忘的素食,如同妈妈的心意。 |
哥哥总说素菜的食材“差不多”,却不明白母亲是如何巧妙地做出色香味俱全、味道独特的菜肴的。我问母亲,她只是笑着说:“没关系,虽然食材没什么区别,但拌制、加工的方式要精细;再就是造型要精细,炒制、调味要讲究,这道简单的素菜就很容易完成了。”父亲幽默地补充道:“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道菜必须‘烙上’我们俩母亲的烙印,才能创造出独特的风味。”的确,看到母亲一丝不苟地为全家人准备素菜,我多少能体会到她对儿孙的珍贵爱意,关心着家人的每一顿饭、每一顿睡;同时,也不忘教育和教导孩子们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正确而持久的道德价值观。有机会去很多地方旅行,品尝很多特色美食,对我来说,美食不仅仅在于食材的新鲜干净,制作过程的繁复精致,也不仅仅在于餐桌上的呈现方式,而是爱的味道的结晶与交融,尤其是母爱,与人之初的教诲息息相关。
来我家做客的客人常说我和弟弟生活简朴。我不认为这是夸奖,或者说,这种夸奖并非针对我们。是母亲的故事和教诲塑造了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即使是母亲每天为孩子们准备的精致却又极其简单的菜肴,也蕴含着上一代人想要传递给下一代的人生哲学。孩子们是母亲的“投影”,我们这些年轻人从父母身上学习到谦逊、善良、充满爱心、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体现在母亲每天做的饭菜中。在我看来,素食和母亲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似乎并不难辨认。素食有一种特质,让享用者清晰地感受到简单却又非常精致的味道,亲切却不乏味,每道菜的造型都不太繁琐,风格鲜明却又引人入胜,就像每个孩子心中的母亲一样。无论是孩子蹒跚学步还是成熟有经验时,这位拥有生育和养育之恩、教导孩子每一步的人的形象总是简单、亲密,但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优雅的语言特征、不会与任何人混淆的手势。
素食做法简单,食材易得,随处可见,但初一、十五,甚至平日里,素食依然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如同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历经岁月沧桑,却始终坚守。“男人建房,女人建家”的说法并非偶然,虽然不喧嚣,不张扬,但母亲们为家庭默默付出的付出,无论用何种尺度都难以言表!
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