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陪伴义安报

光伏集团 January 8, 2021 07:24

(Baonghean.vn)——虽然每个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但乂安报的合作者们始终有一个共同点:对报纸的热爱,以及愿意陪伴乂安报一起走过发展的旅程。

武秋香:信任并珍惜

作为乂安报的长期合作伙伴,作家武秋香(Vo Thu Huong)出生于乂安省,目前生活和工作在胡志明市。作家武秋香分享了她与乂安报合作多年的感想。武秋香回忆道:“在我的纪念照里,有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小女孩,站在诗人明惠对面。明惠是当时我刚在课本上学到的《今夜胡伯伯不睡觉》的作者。她手里拿着沉甸甸的一束鲜花和义安报社颁发的奖状。那一年我读八年级,是该报社的优秀投稿人。那是我第一次在课本上看到诗人,心里充满了激动。那也是我早年在报社工作时难忘的回忆。”

Nhà văn Võ Thu Hương và một số tác phẩm trên Báo Nghệ An. Ảnh: PV
作家武秋香及其在《乂安报》发表的部分作品。图片来源:PV

我曾经就读的光忠中学(荣市)离这里很远。编辑部义安报(旧报)离这里只有几十步之遥。起初,我会在编辑部门前徘徊,阅读大厅里张贴的报纸版面。之后,我会四处转悠,结识新朋友,并投稿。最初,我投了50篇文章,却只有1篇发表。后来,由于为报纸写作,我认识了前辈,并向他们学习,在每一版都得到鼓励和指导,时间逐渐缩短。我收获了很多爱,也学到了很多写作内外的东西。

从那时起,我一直与报社保持联系并合作。今天早上,当我写下这些感想时,我偶然在Facebook上看到一位弟兄,他回忆起诗人裴江的感人诗句:“问:你是哪里人?我回答:我在家乡已经很久了。像我这样的人,真正属于我们的祖国。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做什么,我们对祖国的思念始终存在。能够通过书籍和报纸表达这些思念,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因此,对我来说,写文章寄给义安报,让家乡的亲朋好友和同胞阅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也是来自敬业编辑们的动力。是范翠荣女士对姐妹俩在纸上和生活中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的深切同情。是陶团先生每次为合作者征稿时给予的热情鼓励。我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位兄长,却仍然想象着他总是面带微笑,眼神温柔明亮……

正是这些报纸,以及那些陪伴我走过这段旅程、敬业奉献的专业编辑们,让我从一个曾经写诗写散文的小女孩,蜕变成如今的专业记者和作家。这对于像我这样远离家乡却依然思念故土的作家们,无疑是莫大的精神鼓励。感谢《义安报》对我的赞赏。

撰稿人 Nhat Thanh:热爱摄影,活在当下

武一清先生参加顺化市艺术摄影节。图片来源:PV

今年55岁的日清,本名胡日清,是《乂安报》的摄影撰稿人。他目前在琼吕县文化体育传播中心工作。这份工作让他学生时代对摄影的热爱得到了升华,并由此开始与《乂安报》合作。
撰稿人Nhat Thanh透露,他大约在1990年就开始与报社合作。然而,合作并不频繁,一方面是因为机构业务繁忙,另一方面是因为合作作品无法“一键发送”。后来,义安报社发行日报,后来又发行电子版……他有机会与报社更频繁地合作,真正地践行了他对摄影的热爱。

凭借拍摄风景、节庆、风土人情等照片的优势,投稿人Nhat Thanh的作品目前在“义安省之声”(Vo Xu Nghe)栏目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大多数读者认为,这个栏目是乂安报的“特色栏目”。他几乎所有的照片都因其构思、内容、技术和艺术水平而受到编辑部的高度赞赏。投稿人Nhat Thanh说:“虽然我来自乂安省,也经常四处旅行,但当我阅读“义安省之声”栏目中的文章和照片系列时,我仍然觉得自己对家乡知之甚少,总觉得它既陌生又有趣。因此,我希望通过每一组照片,向大家介绍我家乡的风景和风土人情,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的乂安省。”

琼顺乡居民生产盐。图片来源:Nhat Thanh 文件

正因为这份热情和关怀,同时也理解编辑部略带“完美主义”的要求,撰稿人Nhat Thanh的每一部作品在到达读者手中之前,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例如,《盐工需要阳光的地方》系列摄影作品拍摄于两个夏天,记录了清晨和傍晚盐田里的人们。该系列摄影作品后来在2019年乂安报社举办的“黄金时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为了拍摄《送你上学》,作者不得不一路奔赴仁梅边防站(Tuong Duong),近一周的时间里,每晚都要与身着绿色制服的老师们一起拍摄,才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这张照片便是2020年乂安报社“黄金时刻”大赛二等奖的获奖作品。

阮文成表示,义安报每年举办的“黄金时刻”摄影大赛,不仅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每次获奖,他都觉得自己需要更加深入思考和研究,才能拍出更高质量的照片。他表示,义安报的摄影版块越来越注重主题,质量也越来越高。然而,作为一名投稿人,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拍摄外,他还希望得到编辑部的指导,确保构图符合主题要求。

Bui Hai Thuong:《义安报》帮助我成长

CTV Bùi Hải Thượng tác nghiệp tại Kỳ Sơn. Ảnh: PV
记者裴海常 (Bui Hai Thuong) 在畿山工作。照片:PV

通讯员海常在给乂安报社投稿时常用笔名“英白”、“海常”。他是一名军人。边防警卫热爱新闻事业,在边防部队从事宣传工作多年。通讯员裴海常的足迹遍布所有边境地区。除了履行职责外,他还向《义安报》发送关于边防部队维护安全秩序、维护边境和平以及地方特殊活动的最新消息。

他坦言,在与新闻事业“结缘”的初期,自己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困惑。成为一名撰稿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何入手,挖掘什么题材,如何表达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吸引读者……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之前的文章往往是灵感迸发,思路简单,‘想而写’。幸运的是,我投稿的每一篇文章都得到了义安报记者和编辑们的关注和评论。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这些文章得以在义安报发表,这为我继续合作注入了动力和信心。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不断阅读,在每一篇文章中倾听队友的反馈,逐渐提升自己……正因如此,我一天天成长,思维和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边境警卫在边境执勤,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图片由 Thanh Cuong 提供

他说,2020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自然灾害、疫情给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在全省边防官兵的努力下以及在义安报社的帮助下,省边防官兵的活动和工作,特别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帮助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影响、坚决维护边境主权和安全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传播,从而激励了边防官兵出色地完成被赋予的任务。义安边防军因出色地完成任务而被国防部授予军旗。

通讯员丁俊:文化官员沉迷于新闻事业

CTV Đình Tuân tác nghiệp tại cơ sở. Ảnh: PV
记者丁俊在设施内工作。图片来源:PV

武廷俊与乂安报社合作已五年有余,任职于祥阳县文化体育与传播中心。武廷俊虽然是一名文化官员,但出于对读书看报的热爱,以及喜欢体验生活、喜欢拍摄照片寄给报社的习惯,武廷俊逐渐与乂安报社结下了不解之缘。武廷俊最初只寄送带有文字说明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照片,如今,除了更新当地时事、以多角度呈现的系列照片外,他还撰写了关于该县经济、文化、社会和居民生活等各方面的文章。

为了平衡文化官员的工作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丁俊表示,周末或出差时,他总是带着他的“伴侣”——相机。因此,他无所畏惧地拍照、学习、做笔记……丁俊说:“虽然我是一名业余记者,但五年多的从业经验让我感受到并理解了新闻事业的一部分。这并非一份拿着笔和相机的简单工作,而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思考的职业,需要真正的热情。也正是这份工作,让我有更多机会体验现实,结识新朋友,并积累大量知识,为我的专业工作服务。”

安静乡哈特村举行“大团结日”活动。照片由丁俊提供

丁俊表示,近年来,义安报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精心策划了所有刊物,包括日报、《义安周末报》、《民族-山区》专版、《义安电子报》,现在甚至开设了YouTube频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闻竞争激烈的时代,义安报社依然秉持初衷。报纸上的文章和专版具有导向性,不追求煽情或吸引眼球。因此,对合作团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从调研阶段到新闻和文章的呈现方式。

“不过,得益于报社编辑们一些比较‘严格’的点评和调整,我的新闻和文章也更有深度。”

丁俊通讯员也希望报纸多报道基层特别是乡镇层面的活动。因为实际上,虽然是短小的新闻,却能鼓舞和激励干部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劳动和生产。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希望陪伴义安报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