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凝结的人类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团结就被视为越南人民的道德准则。因为“同”字,人们不断寻求它,寻求彼此的融合:从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龄,到同一个家乡、同一个民族……似乎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融入集体、尊重集体的意识,无论是宗族、村庄、协会……还是最大的共同体——社会和祖国。
(Baonghean.vn)-自古以来,团结就被视为越南人民的道德准则。因为“同”字,人们不断寻求它,寻求彼此的融合:从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龄,到同一个家乡、同一个民族……似乎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融入集体、尊重集体的意识,无论是宗族、村庄、协会……还是最大的共同体——社会和祖国。
可以肯定的是,越南人民的根源意识有时很平静,但却极其深刻和执着。来自奥科百卵囊的根源意识,尤其是雄王庙世代同宗的雄王祖灵意识!
胡伯伯第一次到雄庙参观并发表演讲。
很高兴参加雄庙会(说明图)
通过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史籍和地理文献,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雄王庙(我们今天常说的雄王庙)的基本知识,雄王庙供奉着十八位雄王……雄王庙位于越南富寿省越池市海强乡古积村的义灵山上。据说这里是文朗国的首都。大南统一历史据说雄王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他建庙祭祀。根据传说和庙内石碑,安阳王叔潘感激雄王赐予他王位,所以雄王去世后,叔潘便前往义灵山建庙祭祀。
从山脚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下庙,相传雄王奥科在此产下百卵囊。接下来是中庙,雄王经常在此与乐国诸侯将领商议国事。山顶是上庙,第六代雄王在此设坛祈求天兵天将下凡,帮助国王、官员和人民战胜入侵的安国军队。此后,这里成为祭祀雄圣的地方。上庙右侧有两根石柱,是古庙的遗迹。附近有一座祭祀雄王的陵墓。位于义灵山西南的井庙,有一口石井,相传十八代雄王的女儿雄月王、玉花公主和仙勇经常来此汲水洗头……
如果说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历史留下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选择、传承、模仿和复兴,最终成为传统,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那么雄庙——雄庙就是这样一项遗产,在越南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许多学者一致认为,雄庙的建筑基础始于丁先皇时期;到了15世纪的后黎朝,雄庙得到了修复,并彻底重建,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面貌。
启定七年(1922年),雄王陵在上寺附近进行了修葺。如今,雄王庙遗址已得到修葺扩建,新增了许多设施,其中尤以雄王庙和雄王历史博物馆最为引人注目。博物馆规模宏大,展出了雄王建国时期的40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400件原始文物),涵盖了石器文化、青铜文化和铁器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今,每个人都熟知这首民歌:
无论谁逆流而上。
三月十日是纪念祖先的忌日。
雄王节通常被称为雄王纪念日,定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十。自2000年起,雄王纪念日成为全国性节日,每逢双数年举行。
与雄庙相关的众多事件和杰出人物,都凸显了雄庙的神圣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胡志明主席两次到访雄庙的故事。第一次是1954年9月19日,第二次是1962年8月18日,他再次到访雄庙,庆祝八月革命胜利17周年。第一次是在义灵山坡上的雄庙屋檐下,他与准备在解放日后收复首都河内的先锋军干部和战士们亲切交谈。他的名言永远铭刻在历史和爱国人民的心中:“雄王创建国家,我们要努力守护!”。胡伯伯两次视察雄王庙之间,即1962年4月,位于义灵山的雄王和雄王家族的圣庙被国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遗迹。
不仅富寿省越池市的雄王庙,在越南全境,目前共有1417处雄王崇拜遗迹和雄王时代相关人物的祭祀场所……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一旦消失,将无可替代。其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们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并在必要时激发为集体牺牲的意愿。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2月6日上午正式将越南雄王崇拜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已经并将继续感动海内外众多越南人民,以及世界众多进步朋友……
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