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家庭
抵抗运动中的红色地址......
抵抗运动中的红色地址......
杜氏是南强(南丹)十二个氏族之一,其中许多人积极投身爱国运动,为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杜氏祖先与其他氏族共同努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建立起密集的村庄。杜氏祠堂建于16世纪中叶,用于祭祀杜氏祖先。杜氏族谱中明确记载:“杜氏家族中,有因功绩卓著,为国家做出贡献,曾任左、右相。” 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我国时,杜氏后裔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文单运动、芹王运动和同谏运动……
1930年6月5日,南强县第一个越南共产党支部在涂家教堂诞生。从那时起,涂家教堂就成为中部地区党委干部、南丹县党委、富龙公社和南金公社党支部的聚会场所和秘密联络处。教堂也是组织印制和藏匿党的文件和传单的地方。
涂家祠。
八月革命后,杜家教堂成为革命干部聚集、商讨组织动员民众参加争取民权、民主运动、准备起义夺取政权的场所。抗法战争期间,杜家教堂是公社抗法行政委员会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开展扫盲运动的第一个民众教育班所在地。1947年至1954年,杜家教堂成为平治天第325师第304营及部分战斗部队的训练和再教育场所。
抗美援朝期间,涂家祠堂是当地子弟参军、参军入伍、参加抗战前线劳动的送别场所。总而言之,两次抗战后,涂家子弟共计数百人获得抗战勋章和抗战奖章,更有3户涂家子弟荣获总理颁发的奖状。
延续传统...
在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时期,涂家祠堂得到修葺、维护和美化,成为祭祀祖先的圣地,聚集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发扬爱国传统、学习传统和革命传统的地方。负责管理总祠的第十六代祖德利先生说:目前,南强涂家有4个支系,支系下有支系,共有290名成员。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是涂家高祖诞辰,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该村支系祖先诞辰。在祖先诞辰这天,涂家子孙聚集在一起,总结、评价一年来涂家活动的成果,提出来年活动的方向。同时,还会举行仪式,表彰和奖励在学习和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子女,资金来源来自家族奖学金和人才推广基金。
嗣德胜先生带我们参观了2009年在家族子孙的贡献下重新修缮的大宗教堂,他自豪地告诉我们:除了过去留下的敕令、对句和横漆板之外,教堂里还保存着许多与党的活动有关的文物,如用来隐藏党的传单和文件的敕令箱,以及保存在宜静苏维埃博物馆的其他一些文物,如:装有党的文件的筒、用来印传单的托盘、盘子、茶壶、杯子、1930-1931年会议期间用来伪装饮酒的托盘、用来煮果冻以印刷党的文件的铜锅……鉴于其对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特别是在1930-1931年革命运动中的巨大贡献,文化信息部于2001年决定将嗣德胜家教堂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遗迹。
庆李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