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心中的传统节日

February 22, 2013 15:00

(Baonghean)-自古以来,南丹就以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梅黑德(本名梅树鸾)是南丹好学、勇敢、坚韧传统的开创者。

初春时节来到南丹,我们目睹了这里人们脸上洋溢着热切、喜悦的气氛。高兴的是春天来了,它带来了对改变和改善生活的信念和希望。高兴的是,麦王庙庆典即将到来,恰逢还珠格格起义(713-2013)1300周年。麦王的名字、事业和功绩不仅成为南丹人民、乂安人民,也成为整个越南民族的骄傲和精神力量。因为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在敦山-林江一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英勇点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火焰,照亮全民族精神的杰出子弟之一。

梅淑岱自幼丧父,被父亲的一位朋友收养。梅淑岱自幼力大无穷,意志坚强,常在摔跤比赛中赢得高额奖金。长大后,他开办了摔跤学校,成立了狩猎行会,并在当地招募青年男子习武,谋划大业。公元713年,当唐朝(中国)残暴的统治和剥削掠夺政策令各地人民苦不堪言时,梅淑岱举起正义的旗帜,领导了还州起义。起义从敦丘(南丹)发起,席卷全国,梅淑岱正式登基,年号梅黑帝。他指挥修筑城池、筑垒,定都万安(今万田乡南丹镇),组织军队建设和发展(有时多达数十万),日夜操练武艺,为长远发展做准备。这场起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多次令唐朝军队感到恐惧。714年,梅黑德率军围攻同平城(今河内)。当时的唐朝统治者郭素卡不敢抵抗,被迫弃城逃回国。



国王迈庙庆典游行。图片:Sy Minh。

面对此情此景,唐朝派兵镇压,还州起义军奋起反抗。经过从红河三角洲到拉姆河三角洲的多次激战,万安城最终失守,梅黑德不得不认输。起义军溃败后,梅树垅隐居深山老林,后因重病去世。虽然失败了,但还州英雄点燃了未来胜利的希望,生动地证明了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还州起义是我国人民在之后几个世纪奋起争取独立自主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摆脱北方封建统治的枷锁,恢复独立自主,建立和平生活的同时,南丹人民修葺陵墓,兴建寺庙,每年早春举行祭祀活动,纪念祖国的杰出儿子,同时也树立了祖国的骄傲和传统……

我们拜访了阮氏虎女士(南丹镇潘佩珠街),她已年届86岁,但她对梅王庙会的记忆却从未消退。她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抱着她到巷子里观看游行的情景。舞狮队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轿子和敕令队伍,队伍整齐划一,仿佛永无止境。随着她逐渐长大,多年来她一直能够加入游行队伍,沉浸在节日欢乐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其中,她最喜欢的是布行会的歌唱比赛和歌剧表演。经阮氏虎女士介绍,我们拜访了阮文度先生(98岁,阮氏虎女士的哥哥)。他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从走路到吃饭,一切都得依靠儿孙,但他仍然能给我们讲述他年轻时过节的点点滴滴。那时候,每逢迈王庙节,他都会和村里的朋友们一起参加摔跤和赛龙舟比赛。多年来,他一直是节日里最优秀的摔跤手之一,并获得了村里的奖励。据杜先生回忆,过去的节日通常持续5到7天,不仅当地居民,而且来自各地的人们都会来参加。

两次惨烈的战争后,金迈寺被毁,由于缺乏修复和装饰的条件,寺院严重破败。在此期间,由于战争和炮火的侵袭,当地民众缺乏定期举办各种庆典活动的条件。但人们仍然尊重和敬拜金迈寺,尤其是在节假日、新年和月圆之日。居住在金迈寺附近的南丹镇蓝山路的范氏合女士说:“战争期间乃至战后,都没有条件举办每年一度的庆典活动,但每逢新年和月圆之日,尤其是一月的月圆之日,当地民众都会准备食物、水果、香火和金币,前往寺庙供奉、敬拜,祈求健康、平安和繁荣。后来,不仅当地民众,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的民众也纷纷前来参拜,人们一直希望有一天金迈寺的庆典能够恢复。”南丹县文化体育中心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工作负责人黎氏花女士表示。1996年,金梅寺被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与此同时,金梅节也逐步恢复。

除了祭祀之外,赛龙舟、摔跤、斗鸡等娱乐活动也开始重新出现。2001年,为了满足民众的合理需求,南丹县决定在每年春季初举办县级规模的祭祀活动。至今已过去十多年,该祭祀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规范,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精神需求,也满足了远近游客的娱乐需求……


祥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人们心中的传统节日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