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社区里的“饿了就吃点东西”
(Baonghean.vn)- 五年来,安城县元清乡第11村妇女协会通过坚持“爱心米罐”模式,帮助数百个会员家庭渡过难关。
潘氏波女士养成了习惯,每次为家人碾米时,她都会留一点米,放在碾米机旁边的“爱心米罐”里,心里想着:当我吃饱饭的时候,也要想想那些比我更困难的人。
![]() |
人们向村里碾米厂的慈善米罐捐赠大米。 |
永清村11号村位于东山山谷中部,地处干旱地区,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生。然而,由于生产完全依赖自然,村民经常遭受农作物歉收和饥荒。尽管物质生活依然拮据,但这个贫困的村庄里,人们始终保持着互爱互助的精神。
![]() |
本着守望相助的精神,“储米罐”模式5年来由元清村妇女联合会有效维护。 |
永清乡11村妇联主席陈氏燕女士表示:“根据乡妇联的政策,每个支部组织一到两个储蓄罐,用于支持和帮助本村的困难家庭。通过了解实际情况,我们村有3台碾米机,组织‘爱心米罐’活动比较方便。从这个想法出发,支部会议通过后,全体成员都踊跃支持,于是在2012年‘爱心米罐’模式就形成了。”整个小村有近20户人家,有残疾人、孤寡老人、单亲妈妈,还有重病患者,他们非常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 |
11村妇女协会为阮氏敏女士一家提供大米,她的儿子出生时患有脑瘫。 |
到目前为止,这个慈善米罐在这个贫困社区已经维持了五年。每次我们去碾米,都会根据每个人的意愿,向慈善米罐捐赠大米。协会还要求碾米厂的业主记录下捐款人的名单,并将名单在碾米厂公开,以便每个人都能知晓。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两到三轮投票,选出需要帮助的人来组织大米的分发。感谢大家的分享,在过去的时间里,协会已经捐赠了超过半吨的大米,帮助了数百名面临困境、疾病和不幸的妇女和家庭。
除了“爱心米罐”之外,11村妇女协会还组织了许多其他活动,旨在帮助困难家庭,例如:为会员贡献劳动日,包括打地基、种植玉米、收割水稻等等。正因如此,村庄和邻里之间更加团结互助,“贫富互助”的道德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成为美好的精神风貌。
泰国兰花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