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一周年:俄罗斯“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Baonghean)——克里米亚半岛被俄罗斯吞并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过去了,克里米亚事件似乎很少被提及,但所有人都明白,它是当前乌克兰危机中的重要事件,也是冷战以来俄罗斯与西方最激烈对抗的根源。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吞并克里米亚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许多“损失”。
(Baonghean)——克里米亚半岛被俄罗斯吞并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过去了,克里米亚事件似乎很少被提及,但所有人都明白,它是当前乌克兰危机中的重要事件,也是冷战以来俄罗斯与西方最激烈对抗的根源。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吞并克里米亚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许多“损失”。
![]() |
克里米亚人民庆祝其并入俄罗斯一周年 - 图片:路透社 |
通过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宣称“收回”了它认为已经失去的领土。这在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3月18日(恰好一年前)的讲话中得到了明确体现。这位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曾盛赞这一胜利将载入俄罗斯史册。必须重申,很难计算克里米亚半岛的全部价值,例如在俄罗斯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扩大的情况下获得的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或其控制着黑海周边一系列国家海上安全的地缘政治地位。接管克里米亚的基地和舰队有助于黑海舰队以及俄罗斯军队增强其在这一重要地区的影响力并发展壮大,该地区被认为是“海上钥匙”。
如今,俄罗斯可以充分利用克里米亚半岛的地缘战略潜力,拥有一系列该地区任何对手都无法比拟的支撑手段。例如,俄罗斯可以部署射程达40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覆盖乌克兰整个南部地区;包括敖德萨、克里沃罗格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重要工业城市;摩尔多瓦大部分地区;罗马尼亚整个海岸以及土耳其黑海沿岸的部分地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近日表示,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一年后,已成为俄罗斯军事政策的重点之一。克里米亚如今是东西方之间的前哨,俄罗斯海、空、陆三军随时准备在必要时保卫克里米亚。
至于普京本人,自吞并克里米亚以来,这位领导人的声誉持续提升,且始终保持稳定。如果说2014年3月俄罗斯民间研究机构列瓦达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达到了创纪录的80%,那么根据上周公布的最新数据,这一支持率如今已高达88%。这是任何一位西方领导人都梦寐以求的数字。俄罗斯民众之所以支持他们的领导人,仅仅是因为普京帮助他们重塑了俄罗斯的地位和价值观。
当然,任何胜利都有其代价。吞并克里米亚引发了冷战以来俄罗斯与西方最激烈的对抗。迄今为止,美国和欧洲国家持续加大对俄罗斯的批评力度,不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一年前,美国坦克没有在俄罗斯边境附近进行演习。卢布汇率目前仍稳定在33卢布兑1美元。然而,就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几天后,在波罗的海国家上空巡逻的北约战斗机数量就增加了两倍。美国坦克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拉脱维亚持续进行演习。2014年11月,美国坦克甚至在里加街头游行,庆祝拉脱维亚独立日。此外,北约和俄罗斯举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演习也表明,黑海从未像最近几天这样“风雨飘摇”。西方毫不掩饰其对东方的强烈野心。为了实施这一战略,他们不得不考虑缩小俄罗斯在传统空间的影响力,而黑海是其中尤为敏感的地区。
自吞并克里米亚以来,俄罗斯的另一个“损失”是失去西方盟友的信任。作为俄罗斯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德国也开始背弃俄罗斯。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几周后,近一半的德国人表示政府不应在冲突中选边站队,而35%的人则敦促德国领导人进行对话,以了解莫斯科的态度。然而,乌克兰事件发生后,德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似乎已荡然无存。
去年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在经济领域,西方对俄制裁愈演愈烈。西方封锁和原油价格下跌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预计2015年经济衰退幅度将在3%至5%之间,失业率升至7%,2014年资本外流规模达1500亿美元。卢布大幅贬值,导致俄罗斯通胀率超过16%,各类商品价格飞涨,俄罗斯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因此,通过获得克里米亚,俄罗斯实现了地理扩张,掌控了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但为这一“胜利”付出的代价显然不小。2014年3月18日,对克里米亚人民乃至整个俄罗斯来说,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但其后果却是与西方的对抗,这场对抗何时结束尚不得而知。
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