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Noong Het 的一天
(Baonghean)——农黑县(又称Noong Het)隶属于老挝川圹省,与乂安省奇山县南坎乡接壤。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的心情难以言表。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激动和喜悦,却又夹杂着忧虑……
我从参加过抗美援朝、抗击王宝匪帮的老兵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农黑土地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像童话一样美妙。后来,我去了几次位于奇山高原的南干边境市场,可以说我已经踏足老挝,来到了农黑。但在整个市场里,越南人比老挝人多,他们的生活和我国高原村庄没有太大区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两国接壤,都有蒙族、高木族、泰族、乌都族、丹莱族、西蓬族……文化和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每年阳历二月初,也就是农历年底,农黑都会举办桃花节,表彰桃农,招待前来买桃子庆祝春节的越南游客。
![]() |
节日里的螃蟹和鲍游戏。 |
我笑了笑,觉得很有意思:原来我们老挝兄弟还挺舍得花钱的。为了吸引顾客来买桃花,他们不惜花费心思办个节庆。虽然没能成为一个长久的节日,却吸引了边境两边沿线民众的关注。我突然想起一个网站上的信息,说老挝的经商环境是该地区最吸引人的。或许,这份吸引力,也源于老挝人民那略带天真烂漫的营销方式。
我打电话给我的记者朋友,请一位启山地方检察院的官员载我一程。这位泰国官员说着老挝语,仿佛那是他的母语,而且总是准备好护照。每隔几周,他就会过来探望他的好朋友,享用美味的老挝美食。听到这些,我们对南坎国际边境口岸的通关流程感到安心了一些,因为边境两边的当地人都在帮助我们。
春节前夕,在岐山县中心的孟县镇,阳光明媚,红得像一颗熟透的枇杷。然而,我们坐了半个小时的皮卡车,就迷失在浓雾中。森林和山谷被山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汽车和摩托车不得不打开车灯。尽管风雨交加,桃花买家依然络绎不绝。为了买山桃花来过春节,很多家庭一掷千金,这在高原地区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于是我踏上了Noong Het的土地。雾气笼罩着边境的土地和天空,显得有些朦胧。看着老挝语和英语的路标,我们知道距离Noong Het镇还有15公里。通关很顺利,但踏上老挝土地时却遇到了困难。在老挝7号国道和我们7A号国道交汇的路段,长长的卡车队伍寸步难行。从Nam Can边境口岸到Noong Het,以及从Noong Het到Nam Can边境口岸的两个方向都挤满了人。主要装载着桃子和农产品(通常是玉米)的卡车在雾中缓慢行驶。路面泥泞不堪,像是刚下过雨。我们花了将近2个小时才摆脱了交通堵塞。越接近Noong Het镇,雾气就越稀薄,温柔的阳光开始出现。
桃花节到傍晚才开始,但从昨天下午开始,桃花就已纷纷盛开。我环顾这里的街道,发现它们与越南高地城镇并无太大区别。泰国、蒙族和老挝的男人也像我们国家一样穿着西式服装。老挝女人则穿着传统服饰。这些服饰是老挝姑娘在节日期间穿着的,也是她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服装。我漫步到桃花节的场地,看到桃花像集市一样摆放在民居和街道上。我停在一个桃花摊前,正想用我有限的老挝语问问价格,却听到卖桃花的用她熟悉的演州口音说道:“先生,您挑桃花吗?”我有些惊讶,因为我早就听去老挝修建房屋和道路的朋友说过,这里有很多越南人。然而,当我听到卖桃花的说,这一带的桃花大多是由越南人买卖时,我又有些惊讶。
我又在桃子卖场转悠了一会儿。一个穿着老挝妇女服装的小女孩站在空荡荡的卡车车厢里。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说:“宝涛,我今年7岁。”她说她住在村里,跟着父亲去集市卖桃子。“我家有个桃园,还有一辆这样的卡车。”快到中午了,但小卡车还在把桃子从村子里运到镇中心。
我去了集市。在一个即将成为节日场地的大院子里,邻村的苗族男孩们会拿出他们的陀螺比赛。一个人把陀螺抛向场地中央旋转,其他人则用陀螺击打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陀螺。这个游戏没有奖品也没有赌注,但仍然吸引了不少玩家。这时,我的记者朋友想买些礼物在集市上出售,但没有商店不收越南货币。我们找到了一位热心帮助的老挝朋友。在第一个故事里,他介绍自己叫Vang,姓Giang,来自丰沙湾,家住离农黑镇117公里,是农黑县的一名干部,负责文书工作。他问起我的工作。我不知道该如何向他解释记者的工作,只好向他展示我的相机和录音机。Vang明白了,点点头,笑容灿烂。
新朋友带我们去了农黑镇的一家银行,银行职员说:“我们没有越南钱!”于是,只好去市中心的市场了。Vang带我们去了一家越南店。店员一开始摇了摇头,但听到我们说越南语后,旁边一位越南人替我们说话,女孩“考虑”着用50万越南盾兑换18.5万老挝基普给我的朋友。在我们要求吃午饭时,老挝朋友带我们去了一家路边餐馆。这里也有像我们国家一样的酸汤、炸鱼、红烧肉之类的菜肴。我问:“那么,你们有老挝菜吗?”店主突然用越南语说:“越南人经常来这里吃饭,只吃越南菜!”
吃饭的时候,我利用自己有限的语言能力,向新朋友打听起家里的情况。他跟我讲起了他的家庭。他的父母都在丰沙湾,妹妹在越南荣市大学读书。因为他工作地点很远,妻子和孩子也跟着他一起搬了过来,好让家人住得更近一些。他每个月都会坐公交车去看望父母。孩子们都在上学,但学校离他工作的地方很近,所以很方便。我们一边吃着烤肉和酸汤,一边聊着天,感觉就像在家一样亲近。但回想起来,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比如一道典型的老挝菜。在农黑镇的第一顿午餐里,我没能找到它。
我们和这位热情洋溢的新朋友告别。他答应今年夏天来越南,去库阿洛海滩游泳,还会来看望我们。我在集市的中心区域闲逛了一圈。桃花节还没开始,开幕前的气氛和我们国家的许多传统节日没什么两样。集市上的大部分摊位都被赌场占据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盼着桃花节的到来。启山县监察局的官员叫我们回家。在年末的返程路上,从边境另一边进入越南的车流依然拥堵,车来车往,雾气弥漫。我们到达那里时,越南有手机信号。我拿起电话,给我的新老挝朋友打电话。电话那头说:“明天再来。我带你去农黑逛逛。你还不懂什么呢!”我只是回复Vang:“是的,先生!”,并暗暗许诺,总有一天我会重返这片土地……
文章和照片: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