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的一名党员
我有幸探访了桂风高原的南农山脉,那里光河环绕着宁静的克木族和泰族村庄,尽管贫困,却充满爱心。我有机会见到了村里的长者卢达清(Lu Tat Thanh),他被誉为这片土地上的“参天大树”。
(Baonghean)-我有幸探访了桂风高原的南农山脉,那里光河环绕着宁静的克木族和泰族村庄,尽管贫困,却充满爱心。我有机会见到了村里的长者卢达清(Lu Tat Thanh),他被誉为这片土地上的“参天大树”。
与我想象中前往南农途中村长的样子截然不同。在依然微凉的清晨,一位身材矮小、身手敏捷、笑容友好的男子迎接了我。惊讶的瞬间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村长卢达青带我参观会甘村时讲述的亲切故事——会甘村是南农乡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故事始于几十年前的回忆,那时他的父母和四个兄弟姐妹在这片荒山野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生活充满艰辛,勉强维持生计,但幸运的是,父亲决心送孩子们去上学,因为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摆脱贫困。” 小男孩Thanh最终坚持读完了书。1972年,在县里读完七年级后,他参军入伍,之后又去了B区。
村长卢达青动员群众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发展家庭经济。
1975年春季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作为先锋部队之一,突破了敌军春禄防线(现同奈省),挺进西贡,解放了分裂21年的柬埔寨。国家统一后,他继续留军驻守同奈,并于1979年赴国际战场,帮助柬埔寨人民摆脱红色高棉的种族灭绝统治。他聪明勇敢,功勋卓著,曾连续三次荣获部队授予的“竞赛战士”称号。更光荣的是,1979年6月26日,他在柬埔寨战场上入党。
1981年初,他结束了近十年的战斗回到了家乡。“自从参军以来,我只在训练结束后休假回家探望过一次家人,之后就去了B省。”他分享道。回到家乡南农,国家和平统一,但生活依然艰难。战争磨练了他的军人本性,促使他寻找新的方向,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他穿过森林,沿着帕麦特溪寻找土地开垦种植水稻。他说:“我开垦了35公顷稻田。我现在还在耕种。以前我一年种两季稻,现在一年只种一季稻,能收获800公斤到1吨稻米,足够养家糊口。”
之所以提到水稻种植,是因为Thanh先生也是第一个在南农开垦土地种植水稻的克木族人,为整个不习惯种植水稻的克木族社区开辟了一条新的经商之路。而在过去,勤劳刻苦的青年Lu Tat Thanh的形象俘获了同村姑娘Moong Thi Vinh的芳心。两人于1982年结为夫妻。
他从1983年起开始做“公社工作”,先后担任过公社组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直到2010年退休。“那时候,当公社干部很辛苦,去区里开会,来回得走三天。家里只有老婆和几个年幼的孩子,劳动力不如我,家庭条件很困难!但我想,既然我是党员,又受过部队的训练,社会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得出一份力。”他分享道。
这已是过去的故事了。但随着国家复兴,贸易和出行更加便利,他开始大力投资家庭经济,并建立了综合畜牧业模式。全家拥有17头水牛、7头奶牛、3个鱼塘、8头母猪、18头猪以及近100只鸡鸭,一年的收入最高时接近1.5亿越南盾,最低时也只有约1亿越南盾。在南农这样一个贫困率仍然高达90%以上的地方,Thanh先生无疑是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退休后,陈先生依然没有停止家务和村里的工作。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的两年里,他率先动员群众捐地修建水泥路。试想一下,在南农这样丘陵起伏、房屋依山而建的地区,每一平方米的园地对村民来说是多么珍贵。因此,起初,当他去动员众多农户捐地时,许多人坚决反对。“再难的事,总有办法解决”,他心想,于是自己捐了500平方米,然后坚持不懈地动员群众,“稳扎稳打,才能取得胜利”,最终,会甘村全体村民都理解并领悟了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更令人惊喜的是,每户还同意出50万越南盾,购买国家补贴的砂石和水泥来修路。“我们不用雇人,每户都派人来搅拌、浇筑混凝土。”他说。如今,绕着会甘村走一圈,蜿蜒穿过蜿蜒的山丘,在高脚屋下,铺满了坚固宽敞的水泥路。村民梁氏桂女士兴奋地跟我聊天说:“新乡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还有地方晒稻米和玉米。多亏了Thanh先生的努力,我们村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他不仅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奔走,听村民们讲述他的故事,我们更意识到他是村里一位优秀的“人民积极分子”。因为在此之前,甚至在他退休之前,他就成功动员了众多学生不辍学,而是留守家中成家立业。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全村没有出现过早婚的情况。当时,克木族的传统婚礼仍然保留着男方包办一切,女方家操办婚礼的习俗。看到许多家庭为儿子的出嫁而苦苦挣扎,他认真分析,倾诉衷肠,动员全村人办一场“轻婚”,女方家也携手共进,共同迎接两个孩子幸福的一天……因此,会锦村不仅是南农县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也是全乡第一个文化村。
太阳落在长山山脉西坡的另一侧。我告别南农,返回低地,这时,清先生正在准备他的报告,他来这里参加桂峰县“继续推动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03号指示两年执行情况总结会议。
吕达青先生也是义安省三位杰出人士之一,获邀出席即将在河内举行的03号指示实施两周年总结大会。
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