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是治愈的关键”
(Baonghean)——不知何时,“忍则辱,让则败”这句成语出现在生活中,并被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奉为人生箴言。或许是因为工作和商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人们才创造了这样一句口号,鼓励彼此竞争、奋起直追。但如果不懂得让步,只知道竞争,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必胜,结果会怎样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来举个三月初在某区一场婚礼上发生的故事。两人彼此认识,一个比另一个大11岁。吃饭的时候,长者请小者喝酒,小者拒绝后,便挥舞着手臂,打了小者的脸。小者赶紧跑回家拿水果刀“说话”。故事直到婚礼现场的人们出面干预才戛然而止,长者当场晕倒,随后在医院去世……事情本身并无大碍,但结局却令人心碎。这残忍行为的起因,或许源于自尊心受到伤害时缺乏耐心。请酒后打小者的人,很可能是因为觉得“小家伙”瞧不起自己,如果忍耐太过,太丢脸,所以才愤怒地“教训”他一顿。
那个无缘无故被当众殴打的年轻人也义愤填膺,他本该因为年纪小就屈服,但屈服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被人瞧不起、被人鄙视,于是他的怒火瞬间爆发,失去了理智,做出了“白刀子捅红刀子再拔”的举动。于是,一个失去了生命,一个锒铛入狱。死去的还好说,活着的一定会懊悔万分,因为他在一分钟内无法控制自己就夺走了别人的生命,在牢狱中失去了青春和一生;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重新开始,未来也几乎走到了尽头。或许,此刻,这个不情愿的凶手,只要不再重蹈覆辙,哪怕是百倍的失败和屈辱,也愿意接受。那么,忍让也是一种屈辱,屈服也是一种失败吗?
当然,忍耐过度会丢脸。屈服过度则会损失惨重。因此,最重要的是懂得何时该屈服,何时该果断。不要总是挂着“忍耐是丢脸,屈服是损失”的口号来“摆阵”。因为越南人自古就有“一忍九和”的谚语。忍耐或许会有些许损失,但必将收获一份弥足珍贵的和平。
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