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身份
(Baonghean)——农历戊戌年即将来临,这是魏文川先生在经历了28年的颠沛流离,以及14年的军旅生涯后,第三次与家人团聚。他的一生,是战争伤痛的化身,也印证了每个人心中对亲情和故土的情感纽带始终牢固。
每当谈起战争留下的苦难和不幸,归合乡周里乡邦村的泰国人总会提起魏文川先生(生于1946年)的故事。在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磨难后,他只能过着半昏迷半醒的生活,没有家人,只能依靠可怜的弟弟和弟弟的妻子照顾。
我们抵达邦村时,天气很冷。Xuyen先生哮喘发作,不得不盖着毯子,躺在封闭的房间里。偶尔,在睡梦中,他会大喊:“冲啊,兄弟们!”Vi Toan先生(1949年出生,Xuyen先生的弟弟)解释说:“我把他带回家乡已经快三年了。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尖叫着,喊着作战命令。我告诉他战争结束了,他现在回家了,但他仍然不相信我。”
![]() |
魏文川先生(左)受到其弟弟魏文全一家的照顾和保护。摄影:孔健 |
据全先生说,他的哥哥1969年参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家里杳无音信,只知道他随部队去了南方战场。1975年南方彻底解放后,全家苦苦等待,却始终未见他归来。等待的时间越长,失去的消息就越多。全先生的父母心痛不已,想到儿子还在战场上,也悲痛欲绝,相继离世。
1983年的一天,他的兄弟、亲戚和村民们惊讶地发现,徐先生带着一位战友回来了。那人介绍说,他和徐先生在第七军区文化学校一起工作。由于徐先生因战争遗留的疾病,患有精神分裂症,神志不清,精神状态也不再正常,部队派人把他接回老家,交给家人。
大家都非常兴奋,因为在杳无音信14年后,Xuyen先生一直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面了,尽管身受重伤,精神状态也不稳定,他终于回来与家人团聚了。刚回来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去世,Xuyen先生和大哥Vi Van Viet一家住在一起,但没过几天,他就离家出走,四处流浪。
那时,在邦村和邻近村庄,人们经常看到Xuyen先生穿着破旧的军装,背着装满树叶的背包,戴着软帽,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在路上奔跑,喊着:“冲啊!冲啊!”或“敌人在前面,要冲进村子了,准备战斗!”
![]() |
魏文川先生年轻时的照片,至今仍保存在他家人的手中。图片来源:GGĐCC |
后来,他爬上山顶,搭了一间小屋,不顾兄弟和亲戚们的呼唤,一直住在那里。只有需要找吃的时侯,他才会下山回村子,其余时间都在四处流浪,吃别人给的任何食物,有时还会去森林里寻找木薯、棕色块茎和其他水果来维持生计。“遇到风雨交加的日子,我和Viet就上山把他拉回来,但我们一回到家,他就跑回小屋了。我们很可怜他孤身一人,但他又病了,我们也没办法。”Toan先生悲伤地说道。
过了一段时间,大约在1987年初,路上再也看不到Vi Van Xuyen先生的身影,那间破旧的小屋里也空无一人。Viet先生、Toan先生和他们的亲属分头四处寻找。他们从Chau Ly村出发,到附近的乡镇,再到县里的所有乡镇,甚至跨县寻找,但仍然没有找到他。他们越找,就越觉得无望。Toan先生和其他人一度以为他们的兄弟回南方去寻找他的老部队了。但南方幅员辽阔,他们家境困难,经济拮据,根本无法前往……
在高地的周里乡(Chau Ly)村谋生从来都充满艰辛和坎坷。老越因病去世,全先生也年迈体弱,他多次想去南方寻找哥哥,但都不得不搁置。每逢忌日和春节,一家人欢聚一堂,全先生却总是忍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着哥哥的身影,他多次在梦中看到哥哥回家敲门……直到2015年底的一天,周里乡祖国阵线主席魏文和先生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了为老兵魏文川寻亲的信息。得知好消息后,全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毫不犹豫地借了更多钱,凑足了去同奈迎接哥哥的路费。
![]() |
魏文川先生服役期间的一些文件。摄影:孔健 |
在那段时间里,麦先生多次询问Xuyen先生的家乡,但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一次,麦先生翻看他放在旧背包里的文件时,在军人档案里找到了Xuyen先生的家乡。可惜的是,档案里“Vi Van Xuyen”几个字不知何故被人划掉了,换成了下面的“Le Van Hoai”。然而,麦先生还是大胆地请人把这份档案上传到网上,好让Xuyen先生有机会回到家乡。奇迹发生了,Xuyen先生终于回到了家人身边。
根据军事记录和相关资料,魏文川先生于1969年1月入伍,隶属于第九师第一团第一营,参加过许多激烈的战斗。著名的战斗包括围攻和占领昆澌镇(1970年10月)、贡榜通反扫荡战以及参加平隆战役(1971年12月)。他负伤,荣获8枚功勋证书。1977年11月11日,魏文川先生被调到第七军区文化学校学习。1983年1月1日,他以职业少尉军衔复员回乡,是一名残疾军人,失业率为81%。
在Xuyen先生漂泊异乡期间,他的残疾津贴被归合县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停发。Toan先生为Xuyen先生办理了手续,让他从2016年9月1日起继续领取津贴,每月565.1万越南盾。然而,由于Vi Van Xuyen先生的过错,过去28年被停发的津贴至今未归还,在此期间,他的家人对此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魏文全先生分享道:“找到Xuyen先生并让他回乡团聚,是无比的幸福。我只希望国家能为他提供一栋小房子,以弥补他的一些损失和不足。他去世后,还能有个地方供奉他,因为战争的后果,他没有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