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大国在高原上对峙一个月
由于印度和中国都决定部署军队保护各自的利益,不丹的洞朗高原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 |
中印边境地区士兵。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 |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印度和中国是亚洲两个大国,总人口约为26亿,在该地区领土争端热点地区之一的洞朗高原上进行了一个月的面对面对峙后,两国关系进入紧张时期。
6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排趁着夜色悄悄进入中不边境的洞朗高原,摧毁了不丹王室军队多年前为边境巡逻而修建的掩体,紧张局势由此开始升级。
6月16日,一支配备推土机、压路机和挖掘机的中国工兵部队进入洞朗地区,准备在高原上修建公路,但遭到不丹军队的阻拦。不丹士兵认为中国违反了1998年达成的不可谈判的现状协议,与中国士兵发生争执甚至扭打。然而,中国士兵拒绝撤离,迫使不丹向印度寻求帮助。两天后,约300至400名印度士兵进入洞朗地区,阻拦中国工兵部队,由此引发了一场危机,目前已持续四周。
洞朗高原位于印度、中国和不丹三国交界处,是北京和不丹之间的争议地区。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该地区争端中,印度支持其邻国不丹。
“这条公路的建设显然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重大损害,”德里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阿肖克·坎塔说。“中国正在单方面改变三国交界处的现状,这将对印度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为中国军队将在那里加强存在。”
出于这种担忧,印度决定不从洞朗撤军,同时向边境交界处附近的锡金增派了数千名士兵。中国称印度军队“侵犯其领土”,要求其立即撤军。
7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未能在德国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面,两国错失了缓解紧张局势的机会。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媒体播出了中国军队在距离洞朗不远的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演习的画面。《中国日报》报道,中国西部战略司令部也在西藏昆仑山以南部署了大量装备。
不过,印度国防官员表示,他们并未看到中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存在显著增加,并补充说,解放军在西藏的演习与洞朗目前的紧张局势无关。
印度和中国士兵在边境发生冲突。
这并非两个亚洲大国首次在边境对峙,两国边防部队之间时常发生零星冲突和扭打。1967年,中印两国曾在此地区爆发武装冲突;1986年至1987年,阿鲁纳恰尔邦边境局势一度紧张,并有军队部署。
分析人士阿贾伊·舒克拉 (Ajai Shukla) 认为,新德里认为,在洞朗危机中,北京正在考验印度对邻国不丹的承诺。舒克拉写道:“中国一直对印度与不丹的密切关系心怀不满,并不断向印度施压,试图制造分裂。”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印度公然派兵进入洞朗地区保护不丹是错误的。“我同意他们有安全顾虑,你也可以说中国破坏了现状。但以安全的名义向另一个国家的争议地区派兵,可能会成为中国利用的借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智库专家龙兴春表示,“第三国”也可以利用这个名称向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的盟友)之间的争议地区派兵。“即使印度被要求保卫不丹领土,它也只能向划定的领土派兵,而不能向争议地区派兵,”龙兴春说。
战略区域
观察人士称,对不丹的安全承诺只是印度向洞朗派兵行动的一部分。新德里还担心,如果洞朗公路建成,北京将可以轻松进入西里古里走廊。这条20公里长的“鸡脖子”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连接着印度偏远的东北部地区和印度其他地区。
![]() |
西里古里走廊是连接印度东北部和印度其他地区的“鸡脖子”。图片来源:《印度时报》。 |
印度东北地区涵盖八个邦,人口约4000万,是该国一个被忽视的地区。这八个邦在议会下院仅占25个席位,而且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主要以农业为主。据《外交家》报道,该地区在地理和文化上与印度其他地区相当隔绝,因此经常被视为部落聚居地而非国家领土。
该地区还包括锡金邦,锡金邦是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直到 1975 年才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中国此前一直将锡金视为一个独立国家,直到 2003 年才承认该地区为印度的一个邦,条件是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尽管地理位置和政治局势复杂,但这片土地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这里可以成为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桥梁,成为跨区域的贸易门户,服务于纳伦德拉·莫迪总理的“向东看”政策。
然而,东北地区最大的问题是自该地区并入印度以来一直与政府军对抗的叛乱和分裂组织。新德里担心,一旦爆发边境冲突,北京必将控制“鸡脖子”地区,为东北叛乱组织脱离印度创造条件。印度领导人认为,如果得到中国的支持,这些分裂组织很有可能成功。
分析人士称,如果印度能够开发东北地区,它将在中印边境建立一道比任何军事力量和装备都更坚固的防御屏障。这可能是新德里对抗北京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扩张影响力野心的最有效武器。
德里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斯里纳特·拉加万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目前无法承担与中国开战的后果。对印度、中国和不丹来说,找到一个能保全面子的紧张局势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专家表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本月晚些时候访问北京,对两国缓解紧张局势而言是一次绝佳机会。“双方都将此视为事关声望的问题。但外交的作用在于在艰难的情况下找到和平解决方案,”拉加万说道。
“我认为双方都不想开战。当前的危机不值得爆发冲突,但双方都看重面子,这可能会延长紧张局势,”他说。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