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季节

August 9, 2014 11:14

(Baonghean)-随着我长大,我了解了更多亚洲的习俗。反思自己的行为,我意识到我还没有充分表达对父母和祖先的感激之情……

Lễ Vu Lan tại chùa Phúc Thành xã Hưng Châu (Hưng Nguyên).
武兰仪式在红洲公社(Hung Nguyen)的 Phuc Thanh 宝塔举行。

火兰节之夜,雄原县雄州乡福清寺,熙熙攘攘的人群静静地、恭敬地聚集于此。在林江边前来寺院的虔诚信徒中,我格外注意到了谭。今天的谭衣着整洁,仿佛与当年在巷口咖啡店擦鞋时,提着脏兮兮的木箱,里面装着几把牙刷、几盒鞋油、一个旧塑料袋和几双拖鞋的男孩截然不同。我认出了谭,因为他那黝黑、未老先衰的脸庞、焦黑的头发,以及那双总是低头探寻、却又异常明亮的眼睛,我太熟悉了……谭和寺里的其他人一样,虔诚地合掌聆听释定祖师的故事和教诲,不知道这个整天四处游荡的男孩,那双如同秋湖般忧伤宁静的眼睛,是在注视着佛祖,还是在注视着虚无?福清寺今年的盂兰盆节,有一项“胸前别玫瑰”的仪式——父母尚在的人,在胸前别上一朵鲜艳的红玫瑰,那是爱的颜色,那是父母多年来为他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和磨难的颜色;那些不幸失去了母亲或父亲的人,在胸前别上一朵代表悲伤的纯白玫瑰。谭犹豫了一下,要了一朵白玫瑰,又要了一朵红玫瑰。听着佛法开示,“父母尚在世上的人是多么幸福啊,因为那时,我们还有整片祥和的天空,请珍惜那时,珍惜此刻”,谭默默地流泪,泪水顺着她那张似乎因为每天面对生存法则而变得坚强的脸庞流淌下来。

坐在堤坝上,河风凉凉的。十四岁的少年向我讲述了不久前的生活:谭的家乡是位于拉姆河畔的一片茶园。过去,每逢盂兰盆节,母亲常带他去佛塔拜佛。谭的母亲给他讲起了木乔莲菩萨救母免于饿鬼之灾的孝道。不知何时,在谭幼稚的意识里,盂兰盆节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用来纪念父母和祖先的功德。尽管母亲禁止他天黑后出门,但这个好动的少年还是穿上了新衣服,偷偷溜出去,看邻居们和街上卖爆米花的人们,有的爆得红的,有的爆得紫的,有的爆得黄的。那年的新衣服脏了,因为有人不小心把榕树叶里的稀饭泼到他身上。谭的母亲没有打她,也没有责骂她,只是跟她详细讲解了盂兰盆节,因为盂兰盆节恰逢亡灵的告别日……平静的日子渐渐远去,母亲重病去世,父亲改嫁。两年前,她漂泊到城里,结识了一些境遇相同的孩子。一个擦鞋,一个甜言蜜语地招揽顾客,一个擦鞋收钱。“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还能挣到足够的钱付房租和一天的伙食费,下雨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得挨饿了。”

谭的声音低了下来:“以前,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也上学。自从父亲再婚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母亲去世的悲伤还没消退,姨妈的唠叨和批评更是让我难过。在她眼里,我是眼中的刺,是钉子,是一个废物……父亲整天工作,每次回来,都仿佛忘记了我的存在。”谭蜷缩着身子坐着,泪流满面地向我吐露她内心的愿望:“要是母亲还在,我就能上学就好了……我想成为一名律师。”如今,随着母亲的离去,这个梦想已经飘到了遥远的月球上。她现在的生活就是四处漂泊谋生,晚上回到家,面对着公园的长椅、人行道,寒冷的,或者更奢侈一点的,破旧、臭气熏天的出租屋;担心遇到吸毒者,被人要钱,被人殴打;为了抢顾客而打架,为了“抢地盘”而打架。塔姆和朋友们唯一的乐趣就是赌博,虽然每局只有1000越南盾,但如果有多余的钱,她们就会去电子游戏厅玩。“我现在的梦想是明天早上去上班,为任何邀请她们的人擦鞋,每双加价5000越南盾。”……塔姆想念母亲,每逢月圆之夜,她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去寺庙烧香、哭泣,为母亲祈福,保佑她平安……塔姆要求坐我的车回家。她的影子拖得很长,摇曳着,消失在市场小巷的后面。我不知道艰苦的生活是否把塔姆和她的朋友们变成了小狼崽,但我仍然相信她的善良和孝顺。就像她选择了一朵白玫瑰,又加了一朵红玫瑰一样。

对我来说,又一个孝顺的季节到来了。我长大了,也更加了解了亚洲的习俗。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发现自己对父母和祖先的感恩之心还不够充分,积德行善也不够。结婚生子,忙碌的生计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很多天都没有回头。父母并不责怪我,因为他们对子女的爱“永不回头”。即使他们已经走了一辈子,父母的心依然在期盼和牵挂着子女。这个感恩节,母亲年迈,只能待在家里,我独自一人,在充满爱意的秋天里……Tam的故事,我自己的故事,思绪仿佛交织在一起。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我习惯性地起床,打开电脑,浏览Facebook。脸书上,朋友、熟人、陌生人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情人节”的感慨:“慢慢活,多爱一点”、“还有父母的……请不要无动于衷”。一位远在异乡、漂泊在欧洲的朋友写下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话语:“父母是人生所有烦恼的倾泻之地,是生命的起源,是孕育我们、让我们得以生存的摇篮,让我们懂得苦乐。这世间,哪里能找到像父亲一样坚实的依靠?在茫茫人海中,哪里能找到像母亲一样温暖慈爱的怀抱?”脸书群里互相提醒:“每个人都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

秋天的季节到了,我的著名博主朋友Hanh在日记里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像一阵呜咽:“我的童年比母亲更离不开父亲的关爱。每天接送我上下幼儿园的,都是父亲。那时候的家庭照里,站在我身边的,也是父亲。我上一年级的那天,送我上学,带着害羞、胆怯、恐惧、陌生的我走进教室,是父亲。我牙牙学语、读书写字、指导我解决数学难题,都是父亲……我的生活始终与父亲的形象、关爱和教育联系在一起。上学的时候,车子抛锚了,朋友打架,朋友打架:我给爸爸打电话。12年的求学岁月,邀请家长会,签联系簿,签检讨书,接送我上下学,为我的成绩感到高兴和难过:都是父亲。后来我结婚了。幸福似乎很稳定。”平静,快乐……那天我失去了父亲。婚姻失败,父母张开双臂迎接我回来。那时,我的女儿才18个月大。我刚好25岁。泪流满面。那时妈妈还在工作,爸爸已经退休,大部分时间都在抱着、照顾孙子、换尿布……爸爸还是爸爸。我离家很远,爸爸代替我扮演父亲、母亲的角色,陪伴孙子度过我的整个童年。女儿3岁了,上幼儿园,爸爸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乌兰很难过,想起生我的人,我又想起爸爸……

Hanh的信很长。我知道Hanh写这封信的时候一定哭得很伤心,这封信是写给我的,不是写给我父亲的,也不是写给任何人看的……关掉Facebook,关掉电脑,努力让自己入睡。明天,农历七月十五,我母亲的家乡——兴安乡兴原村的各族要举行祭祖仪式,让族人团聚。母亲很细心,她一遍遍地提醒我:“不管你明天去哪里,下午记得带我回老家祭祖。祭品我已经准备好了,不用再买了。”

青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孝道季节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