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给义安省农业区带来困难
(Baonghean) - 尽管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投资和修缮,但义安省农作物产区的排水系统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干旱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洪水则常常会因灌溉设施的老化而造成彻底的损失……
高价值作物转化困难
义禄县义盛乡6组陈氏娥家的莫贤田地里,虽然已经直播了两个多月,但秋冬稻的两亩稻穗仍然矮小发育。娥家的这块地里,春茬种植玉米和花生,但经常遭遇小规模的洪水,稻穗的产量通常只有70-80公斤/亩;
“春茬收割后,我等到七月才播种水稻。这个季节经常发生水灾,即使水退一周,水稻还能种,但作物却经不起。所以,即使最高水稻产量只有每亩1公担左右,我也不得不接受种植,”Nga女士说。
义盛公社拥有60公顷稻田和250公顷良田,但近4年来,随着公社排水系统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当地群众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干扰。
![]() |
Nghi Loc 区 Nghi Thinh 公社的土运河。照片:富香 |
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文峰说:全乡有多达180公顷的良田必须转种冬稻,产量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其中转种最多的是夏秋作物和冬稻。水渠以土渠为主,排水不畅,经常淤积。各种生产作物都容易被淹,春季作物在3月和4月经常因小灾被淹;8月、9月,甚至11月和12月,作物也不安全。只要降雨量达到200毫米左右,就会发生大面积淹水,有时水要5-6天才能退去,所以很多地区只能种植耐涝的水稻,但产量和效益都很低。比如今年冬稻,公社计划只种150公顷水稻,但实际种植面积却达到了180公顷。
义禄县色带地区有13个乡。每逢冬季作物季,全县种植约800公顷玉米、2000公顷蔬菜和300-500公顷花生,经济效益高。然而,种植花生也存在诸多风险。
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副局长董清平表示:冬季作物产量经常受损,有些年份甚至因洪水而完全停产。2013年,宜禄县曾计划投资近800亿越南盾对有色人种区进行排水工程,但仅实施了一期工程,随后因资金不足而停工,排水系统不同步;有色人种区的主要水渠,如芽边渠、芽纳渠、东宜风渠、西宜风渠……均已基本扩建,但只有重点路段约10%的渠长铺设了混凝土,其余仍为土渠。
同时,一些工业区建设和城镇化阻塞了部分排水通道,导致该地区部分“蓄水脐带”丧失,加之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不吸水,因此,只需150至180毫米的降雨量,就会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
![]() |
第 4 号风暴期间南禄(南丹)发生洪水。照片:Thanh Phuc |
作为一个在彩色作物生产方面发展较快的地方,该地被认为已投资建设了相当完善的排水系统,堤坝长度的75%至80%已进行混凝土加固。除位于1A国道沿线、远离大海且地势较高的乡镇外,冬季作物可以种植高价值的彩色作物。在演州县白岩彩色区其余5/8个乡镇,即演海、演兴、演忠、演碧和演文,玉米仍然是主要种植作物,尽管其效率与种植蔬菜相比略有不同。
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黎世孝表示,沿海地区的排水系统已经建成,但尚未满足排水要求,主要原因是渠道和堤坝已经退化,许多渠道都是土渠道,经常淤积,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许多极端天气现象,降雨频繁且量大,因此排水无法跟上。
排水系统未能满足作物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过去五年,许多地区仅50至70毫米的暴雨就足以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而且很多时候,雨后5至7天才能退水。因此,在演州的种植区,玉米仍然占据冬季作物结构的绝大部分,只有演清、演风、演红、演盛等少数几个乡可以种植价值更高的蔬菜。
专注于疏浚和修复运河
每逢冬季作物,义安省有近3.78万公顷土地种植玉米、花生、各类蔬菜、豆类等主要作物,并养殖2600多公顷用于第三季鱼。其中,有色地区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很大,对冬季作物产值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风险隐患很大的生产季节,除了气候条件不利之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全省目前有色人种区防洪排水渠800公里,其中已加固的仅200多公里,主要是主渠系,其余均为土渠,经常淤积,排水能力差。
![]() |
甸溪乡青年联盟在进入春季作物生产前疏浚水渠。图片来源:文件 |
灌溉分局局长阮长青表示,由于资金困难,排水渠系统未能同步建设和加固。在渠首排水系统中,主干渠轴线已基本投资建成,排水能力良好,但从田间地头到主渠的排水渠系统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存在淤积、山体滑坡等问题,且尚未加固。旱季过后,汛期作物大多淤积,排水能力较差。雨汛期,作物全军覆没、被迫补种或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确保冬季作物排水,各地方和灌溉管理单位要重点疏浚和修复渠道,特别是作物种植区排水渠道。推动并有效推进全民参与灌溉、疏浚、修复、整理田地,为冬季作物排水,以及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后进行修复和翻新;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制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从田间地头到主渠系的排水系统建设。
![]() |
荣市雄东乡的菜地因暴雨和洪水被淹没。摄影:Thanh Phuc |
此外,虽然统一的排水系统还不能满足要求,但改变作物结构、建立合理的作物种植日历等种植技术措施也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