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季...
(Baonghean)-C今天,路过胡伯伯家乡那片芬芳的荷塘,看到一位奶奶佝偻着身子,正在摘莲子。她停下脚步,踏上岸边,剥下一颗颗鲜嫩的莲子,嚼着,让我突然想起了奶奶,想起了家乡的荷塘,想起了荷花盛开时节荷花莲蕊的芬芳,想起了奶奶那双瘦削、布满皱纹的手,正在煮着香喷喷的莲子粥……
![]() |
边氏燕女士采摘莲花带回家。 |
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荷花池。每逢荷花盛开的季节,邻居们都会卷起裤腿去荷塘边采荷,采了一捧荷花后,大家的腿都红通通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奶奶每次从荷塘边上来,小腿上都会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红痕。她把荷花递给我,灿烂地笑着说:“孩子,我老了,荷花刺扎不伤我的腿。” 可是,荷花刺却把我的腿划破了,姑姑一个劲儿地责怪奶奶……奶奶慈爱地呵斥奶奶:“你就是会敲小孩的头,别的什么都不会。” 说罢,奶奶便捧着一束荷花进了屋,将那芬芳的鲜荷插在花瓶里,摆在供桌上,送给了爷爷。我听到奶奶悄悄地说:“等荷花开的季节,我再给你摘荷花,煮一碗你生前爱吃的荷花甜汤。”
洁白的莲子裹着碧绿的莲子壳,绿得像荷叶,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奶奶就会把荷叶摘下来,割下来,晾干,慢慢地泡成水喝。以前我们小时候夏天午后头上戴的荷叶,奶奶总是坚持要奶奶趟到湖里去摘荷叶。即使正午的阳光灼热无比,奶奶还是会纵容我们,趟到湖里摘一把荷叶,满足她那稚嫩的快乐。殊不知,奶奶每次踏进湖里,脚都会被荷花的刺划破,但她依然会冲我们开心地笑着。自从我认识了荷花,就看到奶奶整天在荷塘里忙碌,有时捉虫子,有时捉粘在荷茎叶上、手指头那么大的卵囊。就这样,从清晨到中午,奶奶才回家。
奶奶偶尔会拿起平时披在肩上擦汗的毛巾,用帽子扇着扇子。有一次我问她:“这季节荷花还没开,你怎么老是到荷塘里去趟?”她慈祥地笑了笑,轻声说道:“孩子,现在不是荷花的季节,荷花还是要好好照顾的。如果我们好好照顾它,到时候荷花开得会很多花,结得很多籽,孩子。” 每年荷花开的季节,奶奶从不摘荷花拿到集市上卖。很多路过我家荷塘(我家家在公社路边)的人,对荷塘很熟悉,但奇怪的是,他们总要问要买荷花。奶奶不卖荷花,但她还是会到荷塘里去摘几朵,或者摘一面旧莲花镜送人。奶奶说,这是为了荷花开得更美丽,荷花有一种清香怡人的清香。奶奶小时候,常摘荷花闻,睡觉时也把荷花放在床头柜上。荷花谢了,莲苞就开始结籽。几周后,莲苞就会结出成熟的莲子,可以鲜食,也可以煮成甜汤、粥,或者晒干备用。
一颗莲子里有二十多颗莲子。剥莲子的时候(莲子有碗口那么大),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莲子取出来,以免弄碎。莲子中间有一小朵莲蕊。奶奶用小刀把莲子两端切开,取出莲蕊。她看起来非常细心细致。我多次问:“奶奶,你为什么不把莲子掰成两半,这样煮起来更快呢?”“孩子,留着莲子煮出来好看。莲子里面的莲蕊一定要去掉,吃起来才不会苦。”每到莲子成熟的季节,奶奶仍然保持着去湖边挑选最大最老的莲子送给邻居的习惯。家里有小孩或老人的,奶奶会送更多的莲子,因为奶奶说吃莲子有助于睡眠。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吃莲子可以凉肝,助眠。我母亲出生那天,经常哭闹,懒得吃饭。不过,我爷爷去湖边摘了一些莲子,拿莲子煮粥。我母亲吃了莲子,睡得香甜,玩得也开心。
我的家乡常常这样互赠莲花镜,今天这家送一面莲花镜,明天那家送一碗莲花甜汤、一碗莲花粥,每到莲花盛开的季节,村里热闹非凡。最开心的,还是夏日的月夜,家家户户围着莲花池赏香,乘风破浪。每逢晚上全家围坐在莲花池边,奶奶常说:“莲花之所以香,全靠莲蓬,所以在我们家乡,无论饱食还是饥肠辘辘,莲花都无人卖,只为让莲花散发出清香,又美又香。”
每年奶奶家的荷塘里,莲子又大又结实。她能收获一筐莲子晒干,更不用说送人了,然后熬糖水、煮粥,用新鲜的莲子吃上一个月。荷花季过后,家乡的人会采摘荷叶晒干,用来泡水喝,荷叶也一样,所以我家,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有荷花水喝。奶奶做的荷花荷叶水好喝极了,没有人能煮得这么香醇甘甜。问起奶奶,奶奶只是笑着说:“如果放很多莲蕊,荷花就香喷喷的,没什么诀窍。”奶奶泡的那碗纯白的荷花茶,拌上红糖糯米,那香味真是难以言喻,我和姐妹们喝了好久都喝不腻。每个夏天的午后,当我们醒来时,祖母已经煮了一壶莲花茶,盛到小碗里供全家人享用。
今天下午,我路过荷花飘香的池塘,那是胡伯伯的故乡金莲……荷花顺着奶奶的手,顺着妈妈的手,飘回红瓦房。南丹金莲乡黄栌村边氏嬷嬷(90岁)弯腰采莲,她那驼背的样子,就像我奶奶当年那样,我突然对奶奶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嬷嬷踏上岸,剥下白莲子,放进嘴里吃,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赞叹:“当季的荷花籽真结实,孩子,你吃吧,真好吃。” 握着嬷嬷手中的荷花,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奶奶在池塘里剥莲子给我吃,已经30多年了,那甜甜的、浓郁的、芬芳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艾奶奶说:“我家乡种莲花是为了美观,给每次来胡伯伯家乡的游客们提供方便。很少有人采摘莲花卖。莲花枯萎结成莲子后,人们会用莲子熬糖水、熬粥,或者晒干,或者像这个一样生吃。也有少数人把莲子晒干后卖给中药店。”
跟随Em女士回家,她的丈夫陈文泰(92岁)刚煮好一锅莲花水。他用电风扇把水吹凉,然后把这杯莲花水递给客人,一边说着:“现在身体虚弱,煮莲花水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一天也就煮两锅左右。我主要招待路过森村的客人,不对外出售。” 陈文泰原是金莲公社的干部,后任金莲公社书记、主席多年。退休后,他和妻子每天打理着荷塘,与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每逢荷花盛开的季节,他便会静待荷花含苞待放,待到荷花绽放……还是那副老莲花镜。
荷花从开花到成熟,他都悉心照料,知道哪一株荷花什么时候开,哪一天莲子饱满……因此,他的荷塘里莲子多而结实。荷花季节过后,他就采摘荷叶剪下来煮着喝,一年到头他都熬着莲花水招待远近游客,有熟悉的客人,也有陌生的客人。Ty先生说,以前黄柱乡有一座很大的荷塘,叫蔡家庄的荷塘。这塘里主要种的是荷花,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人们都聚集在荷塘边听vi唱歌、hat phuong vai唱歌,非常开心。莲子饱满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派一个人到塘边去摘莲镜,然后就聚集在寺庙的池塘边剥莲子,平均分给每家每户一点,非常温馨。
如今,黄柱乡的荷花繁茂,但每逢荷花季节,古老的宝塔荷花池依然挤满了村民,人们仍然在月夜聚集在一起,聆听山歌、布行会歌,享受荷花的芬芳。吴先生说:“在我的家乡,从古至今,人们都种荷花以美化环境。如果有路人喜欢采摘,没有人会责怪他们,也没有人会主动到湖边采荷,只是停下来拍拍荷塘的风景。黄柱村村民常年煮荷叶、荷花给人喝。有的煮荷叶、荷花卖给游客,他们说是卖,其实是既卖又送。一杯荷花水只要500到1000越南盾,刚好够做饭费、柴火费,主要还是为了好玩。喝荷叶、荷花或者荷镜,可以清肝明目,有助于睡眠,所以大家都喜欢。”
最受欢迎的还是一碗莲藕甜汤,每到莲藕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会煮莲藕甜汤来招待客人。不管莲子卖多少钱,人们还是先犒劳自己。每隔几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莲藕甜汤,里面是青心黑豆和乡村糯米。如今,莲藕甜汤不再像以前那样贫穷,汤味清淡,口感甜美,主要用红糖熬制。现在生活好了,人们用糯米粉、白糖、青豆熬制莲藕甜汤,一碗莲藕甜汤看起来非常诱人,而且做法也很简单。
新鲜莲子只需煮10分钟左右即可。莲子煮软后,在锅中加入白糖,继续煮5分钟左右,让莲子吸收糖分。煮熟的绿豆和面皮也软化后,将莲蓉馅盛入碗中,撒上一些柚子花,一碗诱人美味的莲蓉馅就做好了。虽然泰先生和他的妻子年事已高,但每逢荷花盛开的季节,他们仍然每天做莲蓉馅,邀请邻居们一起享用。泰先生说:“正是因为那碗莲蓉馅,因为湖里飘香的荷花,因为这一杯简简单单的荷叶和荷花水,我们的家乡才更加美丽、更加温暖、更加亲近……”
想必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都与莲花有关,或者或多或少与这个名字有着某种联系。那么,来黄竹乡,品尝一碗由Ty夫妇烹制的荷叶和芬芳的莲花水,定会感受到那份甜蜜而熟悉的昔日滋味。至于我,每逢荷花盛开的季节,我都会回到胡伯伯的家乡,我们共同的故乡。我一定会再次见到祖母那纤细的身影!
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