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第三天,老师

February 2, 2014 14:59

(Baonghean.vn)——大年初三下午,杜心老师兴奋不已,因为一个旧时的约定:“老师,请在家等着,我们去接您。” 一群昔日童星、如今或多或少已成名的朋友们,在一个和煦的春日,涌进了这位退休近十年的老教师的家。然后,他们热情地把她带走,那里还有许多学生在等候。那份青春的神采,仿佛又浮现在这位毕生致力于黑板和粉笔的老师脸上。

Học trò cũ đến chúc Tết thầy giáo cũ, NGƯT Lê Thái Phong, nguyên giáo viên trường chuyên Phan Bội Châu
老学生们纷纷前来向他们的老老师、优秀学生黎泰峰(Phan Boi Chau 天才中学前任老师)表示新年快乐。

按照古老的习俗,“春节第一天祭父,第二天祭母,第三天祭师”。这句话概括了每个人生命中最珍贵、最重要的三个人所拥有的三个最神圣的春节。春节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新春的第一天——父亲在家里,会在家的祭坛上焚香,缅怀祖先。同时,他也会祝福祖父母、父母以及生他养他的人们健康平安。春节第一天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此。第二天则是在母系方面。有父(父系)才能有母(母系)才能有生命,这是自然规律。而“春节初三,为师恩”则是为了纪念那些从襁褓中就赐予他翅膀的人们,让他逐渐成长,展翅高飞,飞向更远的地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对生我养我的人的感激之情,是自然而然的,而对身为人师的恩情,则更不能忘记。越南古老灵魂的美,千百年来根深蒂固,也正是这种美,铸就了民族在沧桑岁月中永恒的力量。

在荣市最高的酒店顶层,Tam老师与挤在一起的老学生们重逢,看到他们长大成人,她不禁有些惊讶。“你们是谁?漂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64岁的她,眼神略显黯淡,无法辨认出所有她心爱的“淘气”学生。然而,学生们依然深深地记得她。“我是Thanh Lan,坐在第一桌,老师,您经常带我回家吃饭,因为我家离得最远。”“我是Mai,有一次,11月20日,特许日那天,家里穷,只给您带了些用破塑料膜包着的自制年糕。我抱着您,一直哭,因为我爱您。”说到这里,老老师想起了许多往事,在荣市天才学校多年任教的记忆涌上心头,让她热泪盈眶。但随后,她又突然感到欣慰,因为她的那些老学生们长大了,成熟了,展翅高飞了。

陈氏清(1990-1994届荣市特优中学学生)现任船舶融资公司评估部部长,始终陪伴在她身边,与她合影留念,“把与我的第二个母亲一起度过的马年回忆都留下来”。陈氏清的同班同学阮长琉先生感慨地说:“今年春节,全班同学几个月前就计划好了,要和荣市特优中学的全体老师们见面。没有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我们怎么能走到今天呢?”回忆与回忆交织在一起,洋溢着荣市春色,风和云淡。阔别讲台数十载,老师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温暖的爱的气息。

Học trò lớp chuyên văn khóa 16, trường chuyên Phan Bội Châu gặp lại các thầy giáo cũ
潘佩珠中学第16届文学班的学生们再次见到了昔日的老师。

不仅是荣市天才学校那一年的班级,大年初三也成为了全国几代学生的传统。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去“老师家过年”。大年初三下午,妈妈给我穿上新衣服,亲自带我去老师家……至于妈妈带去拜师的礼物,既没有什么奢华的,也没有什么物质价值。那时候的拜师仪式,纯粹而纯真。

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每年春节初三,我们都会聚集在潘学校,向老老师们拜年。小船夫们载着每一位小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谈到这个习俗,荣大学文学院讲师、退休教师段孟进说道:“春节初一拜父,初二拜母,初三拜师。”这句话含义丰富,反映了古代越南人的心理生活,但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作为人,我们首先要感恩那些生我们养我们的人。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每个人只有一个父亲或母亲,但老师却有很多。因此,这里的“老师”一词需要从广义上理解。除了教我们识字、传授知识的老师之外,还有教我们职业、道德、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老师,他们也是我们应该感恩和尊敬的人。

春节的第三天就在如此温馨的师生情谊中度过。不仅是杜心老师,所有在马年伊始那场难忘的聚会上的老师们,以及所有的老同学们,都仿佛重回青春,重温那段美好的求学时光,默默地奉献,深深地感恩。这已成为我们这些老学子心中永恒不变的传统美。无论如今社会多么发达,总有人忙于朋友、家人,追逐名利,而忘记了昔日的老师,这或许也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但春节依然是每个人心灵与精神碰撞的节日,每个人回忆起那份古老的美好:过“春节”的习俗。那是一种喜悦,一种神圣的幸福,不属于任何人。

陈海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春节第三天,老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