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还是咸,姜更辣

March 24, 2014 10:42

(Baonghean)——对于曾在潘佩珠高级中学任教的师生们来说,庆祝专科建校50周年、建校40周年暨荣获劳动英雄称号的典礼,是一个难忘的节日。每个人都为重返“旧屋顶”、重温大家庭的氛围而感到自豪和感动。重温节日的气氛,感受“盐还是那么咸,姜还是那么辣”,感受昨日的亲情,感受今日的信任……

……三月的潘学校节,细雨蒙蒙。但到来之际,却丝毫没有寒冷,只有亲情般的温暖:昔日的学生们纷纷前来寻访昔日的老师,叙旧;他们为老师依然健康而欣喜,也为她沾满白发、沾满粉尘和岁月的尘埃而伤感。校园的这一角,一群“爷爷奶奶”熙熙攘攘,放声大笑,像十六七岁那年一样互相打趣,聊着“你喜欢我吗”的学生时代;那边,久别的老朋友们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在熙熙攘攘、拥挤不堪的校园里,依然有片刻的寂静:有人拾起一片落叶,仿佛在寻找过去的痕迹,有人为班主任远去而伤感,有人为老朋友没能及时回到教室而难过……

Học sinh Trường THPT chuyên Phan Bội Châu vui mừng chào đón   Chủ tịch nước Trương Tấn Sang cùng các đại biểu về dự lễ kỷ niệm.Ảnh: s.m
潘佩珠天才高中的学生们热情欢迎张晋创主席一行莅临庆典。图片:sm

“潘学校节”在一代又一代学生心中都弥足珍贵。节日前,如今在河内生活工作的20、21、22年级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踏上火车,回到心爱的学校”。连日来,“义安潘学校回忆录”的脸书主页上,成千上万张照片和感想被转发。那些幸运地重返校园的学生们,将自己的喜悦分享给远在异乡、无法重返校园的孩子们;有的含泪高呼:“老师!我们回来了!您一切都好!我们太开心了!K18!”;那些未能在这个重要时刻重返校园的学生们,也泪流满面地写道:“看到朋友们兴奋地返校,我突然百感交集。想念学校,想念老师,想念朋友们。太多的回忆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早已因为生计而淡忘。我真想放下手中的工作,奔回学校。”校友陈永图先生的感慨比“五十年,半个世纪/历史变迁如此之多/多少辉煌稍纵即逝/多少伟大的公司轰轰烈烈地倒塌/多少生命来来去去/五十年后,世界版图、科技必将大不相同/但这所学校仍将走得更远/感谢生命”更令人感动。

Thầy trò ngày gặp mặt. Ảnh: Đào Tuấn
师生见面会。摄影:Dao Tuan

“咸咸的,姜辣的”,令人难忘的师生情谊,1984-1987级文学专业毕业生黄氏清玄女士和她的朋友们正与班主任、三好学生黎泰风愉快地交谈着。和老师在一起,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久久地依偎在老师身边,想和敬爱的老师坐在一起提问、合影……参加毕业典礼的数千名毕业生中,每个人都身着正式服装,神情庄重,许多人手捧鲜花,每个人的衣襟上都贴着圆形的小贴纸:年纪稍大的同学们一脸严肃,贴纸上写着“专科50周年”、“潘佩珠专科学校40周年”;年纪稍小的同学们则俏皮可爱,贴纸上写着“我爱潘佩珠专科学校”。我们明白,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也非常自豪……

上午8点,潘佩珠高等学校师生表演的史诗文艺《学校的光荣》拉开了庆祝专业化建校50周年、建校40周年暨授予劳动英雄称号的盛大仪式的序幕。观看这场充满义安特色、独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大家都被深深感动。“潘佩珠高等学校的学子们”——40年来,这句话一直是一代又一代潘佩珠高等学校学子的骄傲,是亿万义安学子的期盼。对于潘佩珠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来说,“潘学校”不仅是一种意义和爱,更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愿望和动力。校友聚会上,越共中央委员、越南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文学班(潘佩珠高级中学前身)校友阮春胜副教授、博士说:“我们属于文数专业第一届学生这一代,经历过战争时期的疏散、炮火和枪林弹雨,但秉承乂安子民好学、克服困难的传统,师生之间互相鼓励,克服一切困难,让老师教得更好,让学生学得更好,让学生既优秀又专业,既有才华又有道德。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诚实、正直、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如何学习,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学到的最深刻的东西,我相信,不仅我们这一代,而且世世代代的学生都受益匪浅。”从深学中学到这种色彩和人性”。

构成潘学校光荣传统的因素是:好学的传统、对伟大胡志明主席的祖国的自豪感、对义安的信仰、进步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一代又一代教师为所爱学生付出的精神。——该校校友、理学博士潘春勇(越共第十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国会科学、技术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道:“潘学校的学生都非常有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一致,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全心全意地教书,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学生都必须努力。我们班23个人中有21人获得了高分,很多人后来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看着文艺表演,昔日的校友、《河内新报》前总编辑、现任河内市委宣传部部长、该校文学专业首届学生之一的胡光莱,不禁感慨万千,回忆起自己当年还是琼琉小学七年级学生时,腼腆、笨拙的时光。对他来说,今天是喜悦与失落交织的一天。失落的是,他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班主任潘辉娣了——这位在他入学初期给予他很多帮助的父亲般的老师。时光也在他的老朋友和老师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幸福是:感觉自己回到了十六八岁,叫朋友们“mi tau”,回忆起1973年全校师生幸运躲过美国原子弹轰炸的那一刻。何光莱先生吐露:“我能成长到今天,全靠学校的教育,老教师们的培养。今天回到学校,看到学校刚刚取得的成就,看到新一代学生的面容,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了学校和全省的未来,看到了充满希望的一代人。”

回忆起自己教书育人生涯中意义非凡的岁月,每位老师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功勋教师丁文统,原校长:“回到老学校,我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回顾学校的历史,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学校诞生于一个汇聚人才的场所,一个在爱国革命传统深厚、学问渊博的义安省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我都曾在这所“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的专业学校担任管理者和教师近23年,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参加这次会议,是多年后与朋友、同事和老同学们相聚的机会。许多老师虽然退休很久了,但依然身体健康。最让我高兴的是,老师和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都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都成长起来了,许多人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就。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他们总是竭尽所能、智慧和公民责任,为国家服务。他们永远铭记学校、老师和朋友。这是他们给予老师和学校最珍贵的礼物。

欢迎文艺节目结束后,校长、功勋教师杜文梅先生郑重回顾了该校50年专业制传统和40年建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此次庆典上,国家主席张晋创亲自为潘学校授予了这一崇高称号,并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讲话:“我希望潘佩珠高级中学发扬英雄部队的传统,总结40年来的经验和成就,继续努力,争当教好、学好,提高德智体美全面教育质量,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培训改革的决议,永远保持和发挥在乂安省乃至全国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作用……我相信,在发展的道路上,尽管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潘佩珠高级中学一定能够永远不愧为敬爱的胡伯伯家乡的特色学校,乂安省乃至全国教育高质量培养的摇篮,为全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作出切实贡献, 国家”。

典礼结束时,10班C6英语专业黎氏庆玄高兴地夸道:今天张晋创叔叔跟我握手、拍拍我的头,鼓励我好好学习;见到偶像般的“哥哥姐姐”,他们是政治家、国家顶尖科学家、商界翘楚……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毫不避讳地与“哥哥”阮春胜交谈互动。“哥哥”阮春胜兴高采烈地说道:“我只想告诉你们,年轻人,在国家今天革新融合的背景下,你们非常幸运,能够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我想向你们传递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未来属于你们,从你们的学习意识开始,从你们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为国家贡献的才能开始。我们要始终支持并保持这股热情,让潘佩珠学校发扬优良教书育人的传统,让学校的辉煌历史得以延续。我相信,下一代学生将使学校更加辉煌。”

12年级C3班地理专业学生黄氏翠庄代表全校1000多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誓言:“50年来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学生的勤奋和进取心、老师的奉献精神、朋友的关爱……我们这一代人始终为生活在充满爱心的学校里而感到自豪,为教师们热爱教学而感到自豪,为祖国义安做出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虽然仍然贫穷,但仍然为我们实现抱负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所有这一切都给了我们更多的精神和力量。我们承诺,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不辜负老师们的努力,不辜负祖国的期望,不辜负几代老师和前辈们创造的优良传统,不辜负这所以爱国者潘佩珠命名的英雄学校。”

清忠 - My Ha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盐还是咸,姜更辣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