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还是咸,姜更辣
(Baonghean) - 对于曾在潘佩珠高级中学任教的师生来说,庆祝专科建校50周年、建校40周年以及荣获劳动英雄称号的典礼,是一个难忘的节日。每个人都为重返“旧屋檐”,重温大家庭的氛围而感到自豪和感动。节假日回家,感受“盐还是咸的,姜还是辣的”,感受昨日的情谊,感受今日的信任……
……三月的潘氏学校节,细雨蒙蒙。但到来之际,却丝毫没有寒冷,只有亲情般的温暖:昔日的学子们纷纷前来寻访昔日的老师,与老师们叙旧;欣喜老师依然健在,忧伤老师的头发沾满白垩和岁月的尘埃,早已花白。校园的这一角,一群“爷爷奶奶”熙熙攘攘,放声大笑,像十六七岁那年一样互相打趣,聊着“你喜欢我吗”的学生时代;那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们紧紧相拥,潸然泪下。在熙熙攘攘、拥挤不堪的校园里,依然有片刻的寂静:有人拾起一片落叶,仿佛在寻找过去的痕迹,有人为班主任远去而伤感,有人为老朋友未能及时归来而惋惜……
![]() |
潘佩珠天才高中的学生们热情欢迎张晋创主席一行莅临庆典。图片:sm |
“潘学校节”在一代又一代学生心中都弥足珍贵。节日前,如今在河内生活工作的20、21、22年级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踏上火车,回到心爱的学校”。连日来,“义安潘学校回忆录”的Facebook主页上,成千上万张照片和感想被转发。那些幸运地重返校园的学生们,向远在异乡、无法重返校园的孩子们传递着喜悦,有的感慨地喊道:“老师!我们回来了!您一切都好!我们太开心了!K18!”那些未能在这个重要时刻返校的学生们,泪流满面地写道:“看到朋友们兴奋地返校,我突然百感交集。想念学校,想念老师,想念朋友们。许多回忆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早已被每天的温饱遗忘。我真想放下一切,奔回学校。”校友陈永图先生的感慨更令人动容:“五十年,半个世纪/多少历史变迁/多少辉煌渐行渐远/多少伟大的企业分崩离析/多少生命来来去去/五十年后,世界版图、科技必将大不相同/但这所学校仍将走得更远/感谢生活”。
![]() |
师生见面会。摄影:Dao Tuan |
“咸盐,辣姜”,令人难忘的师生情谊,1984-1987级文学专业毕业生黄氏清玄女士和朋友们正与班主任、三好学生黎泰风老师聊天。和老师在一起,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久久地依偎在老师身边,想坐在一起问问题,和敬爱的老师合影……参加毕业典礼的数千名毕业生中,每个人都穿着庄重的礼服,许多人脸上都捧着鲜花,每个人的衣襟上都贴着小巧玲珑的圆形贴纸:年纪大的同学们一脸严肃,贴纸上写着“专科50周年”、“潘佩珠专科学校40周年”;年纪小的同学们则俏皮可爱,贴纸上写着“我爱PBC”(我爱潘学校)。我们明白: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并为之感到自豪……
上午8点,潘佩珠高等学校师生表演的史诗《学校的光荣》拉开了庆祝专业化建校50周年、建校40周年暨授予劳动英雄称号仪式的序幕。这场充满义安特色、独具特色的演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潘佩珠高等学校的学子们”——40年来,这句话一直是一代又一代潘佩珠学子的骄傲,是义安省千千万万学子的期盼。对于潘佩珠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来说,“潘学校”不仅是一种意义和爱,更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渴望和动力。学校庆典见面会上,越共中央委员、越南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文学班(潘佩珠高级中学前身)毕业生阮春胜副教授博士表示:“我们属于文数专业第一届学生这一代,经历过战争时期的疏散、炮火和枪林弹雨,但秉承乂安子民好学、克服困难的传统,师生之间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努力让老师教得更好,让学生学得更好,让学生既优秀又专业,既有才华又有道德。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诚实、正直、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如何学习,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学到的最深刻的东西,我相信,不仅我们这一代,而且所有世世代代的学生都从老师的深刻教诲中受益匪浅。”学校这个色彩和人性”。
构成潘学校光荣传统的因素是:好学的传统、对伟大胡志明主席的祖国的自豪感、对义安的信仰、进步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一代又一代老师为爱护学生的精神。—— 潘学校校友、理学博士、越共十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国会科学技术与环境委员会主席潘春勇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道:“潘学校的学生都非常有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一致,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全心全意地教书,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学生都必须努力。我们班23个人中有21人成绩优异,很多人后来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看着文艺表演,昔日的校友、曾任《河内新报》总编辑、现任河内市委宣传部部长、该校文学专业首届学生的胡光莱,不禁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当年还是琼琉小学七年级学生时,腼腆、笨拙的时光。对他来说,今天是喜悦与失落交织的一天。失落的是,他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班主任潘辉娣了——这位在他入学初期给予他许多帮助、如同父亲般的老师。时光也在他的老朋友和老师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高兴的是:仿佛回到了十六、十八岁,叫着小伙伴们“mi tau”,动情地回忆起1973年全校师生幸运躲过美国原子弹轰炸的那一刻。何光莱先生倾诉道:“我能成长到今天,全靠学校的教育,老教师们的培养。今天回到学校,看到学校刚刚取得的成绩,看到新一代学子的面容,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了学校、看到了全省的未来,看到了充满希望的一代人”。
回忆起教书育人生涯中意义非凡的岁月,每一位老师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学校原校长、功勋教师丁文统表示:“回到老学校,我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回顾学校的历史,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学校诞生于这片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深厚的土地上,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也是义安这片学府的摇篮。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我都曾在这所“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的专业学校担任了近23年的管理者和教师,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次见面,是多年后与朋友、同事和老同学们相聚的机会。许多老师虽然退休很久了,但依然身体健康。最让我高兴的是,老师们和学校教职工的子女都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都成长起来了。许多学生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各个领域工作。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从事着什么工作,他们总是带着“我们将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智慧和公民责任来服务我们的国家。我们将永远记住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朋友。这是我们送给老师、送给学校的最棒的礼物。”
欢迎文艺节目结束后,校长、功勋教师杜文梅先生郑重回顾了该校50年专科制传统和40年建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此次庆典上,国家主席张晋创亲自为潘学校授予了这一崇高称号,并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讲话:“我希望潘佩珠高级中学继承英雄部队的传统,总结40年来的经验和成绩,继续努力,争当好学校,提高德智体美全面教育质量,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培训工作改革的决议,始终保持和发挥义安省乃至全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作用……我相信,在发展的道路上,尽管还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潘佩珠高级中学一定能够永远不愧为敬爱的胡伯伯家乡的特色学校,义安省乃至全国教育界高质量培养的摇篮,为全省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切实贡献。”和国家”。
典礼结束时,10年级C6班英语专业黎氏庆玄高兴地夸道:今天,张晋创叔叔跟我握手、拍拍我的头,鼓励我好好学习;见到了偶像般的“哥哥姐姐”,他们是国家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商界精英……毕业典礼上,气氛一如既往:学生们毫不犹豫地与“哥哥”阮春胜攀谈互动。“哥哥”阮春胜兴高采烈地说道:“我只想告诉你们,年轻人,在国家今天革新融合的条件下,你们非常幸运,能够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我想把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传递给你们。未来属于你们,从你们自觉学习开始,从你们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为国家贡献的才能开始。我们要始终支持、守护这团火,让潘佩珠学校发扬优良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让学校的光辉历史得以延续。我相信,下一代学子会让学校更加辉煌。”
12年级C3班地理专业学生黄氏翠庄代表全校1000多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说道:“50年过去了,变化很大,但不变的是同学们的勤奋好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老师们的奉献精神、朋友们的关爱……我们这一代人,始终为生活在充满爱心的学校里而感到自豪,为教师们热爱教学而感到自豪,为祖国义安做出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我们知道,虽然祖国虽然还很贫穷,但已经为我们实现抱负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这一切都给了我们更大的精神和力量。我们保证,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不辜负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不辜负祖国的期望,不辜负一代又一代师生前辈们所创造的优良传统,不辜负这所以爱国者潘佩珠命名的英雄学校。”
清忠-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