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想赢得与北京的贸易战,就需要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
要想在贸易战中击败中国,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需要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
特朗普政府的言辞和行动都指向美中贸易战的可能性。要想赢得这场战争,特朗普政府需要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但这不太可能发生,原因有三:美国的经济影响力不足;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国家利益与这种安排并不一致;以及美国在资源方面处于相对劣势。
|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
提高关税不太可能拖垮中国。如今,出口约占中国GDP的20%;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8%;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约占70%。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计算出对美出口总额仅占中国GDP的2.5%。
切断美国技术供应,就像中兴和福建晋华的案例那样,并不会摧毁中国。从长远来看,这将加速中国对技术的吸收。短期内,中国可以通过重组技术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中兴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而华为则不然,它自主设计芯片。如果中兴再次面临技术限制,双方可以通过合资企业来弥补这一缺陷。切断福建晋华获取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美国)的渠道固然是一个打击,但中国仍然可以从日本、韩国、欧洲以及部分国内制造商那里找到替代来源。
此类政策不仅无效,而且对美国而言代价高昂。除了我们已经看到的中国的反制措施外,美国提高关税还会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成本,通过提高投入价格来降低美国产业的竞争力。阻止中国获取美国半导体技术也将使美国制造商失去全球最大的市场,实际上是为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敞开了大门。
如果特朗普政府能够争取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加入,那么成功的几率将会提高。提高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会随着“联盟”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如果其他国家的技术供应商也效仿,限制技术供应实际上可能会奏效。然而,特朗普政府要想赢得这样一个联盟的成员支持,将会非常困难且耗时,原因有三:
第一,特朗普政府组建此类联盟的主要筹码是美国市场的规模。但如今,从汽车到食品杂货,许多产品的中国市场规模都远超美国,而且预计很快将成为几乎所有产品的最大市场。即使对某些商品和服务有所限制,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仍然相当开放,发达国家的制造商已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向中国出口产品并在中国生产。
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一些来自发达经济体、面向中国市场生产的公司,占中国工业利润的15%以上,其中包括一些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公司,它们的产品更多地面向出口市场。中国约四分之一的工业利润是由拥有非国内资本的公司创造的。
事实上,中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为发达经济体的公司带来了最大的利润。因此,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不会轻易用中国市场换取美国市场。
周一,尽管有些国家和特朗普政府一样对中国感到担忧,也有些国家有自己与特朗普政府不同的担忧,但主要问题是,冲突的严重程度还不足以让它们冒着经济和政治风险发动经济战——但这并不能保证冲突只会止步于经济领域。
一个在这场冲突中彻底战败的中国,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利益。当今世界,受中国风险的影响与受“美国优先”原则的影响同样巨大。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与其积极卷入这场冲突,不如利用这一背景,调整对中美两国的政策,以符合自身利益,同时力求与双方保持平衡。
周二,凭借“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类似举措,中国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投资和融资来源,并对其国际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资源与中国竞争。
2017年,美国和中国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分别为19.4万亿美元和23.3万亿美元;国民储蓄率分别为18%和48%。从数字上看,美国和中国可用于投资的资源分别约为3.5万亿美元和11万亿美元。考虑到政府对资金使用的更强控制力,中国可用于国际和国内战略项目的资源也比美国更多。
基于上述因素,特朗普政府无法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但没有人会对此感到满意。这也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12月1日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结束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的原因。此次会晤的结果将改变两国当前的贸易战局势。



